1330.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1 / 2)

所謂時勢造英雄。

時勢,是前提。

這道理和伯樂與千裏馬,有異曲同工之妙。

英雄常有,但時勢不常有。

戰機亦是如此。

眼下,戰機到了,稍縱即逝。

已經貴為吳王、手掌二十萬北伐軍的吳爭,此戰前還在感慨,大將軍府還沒有足以北伐的實力,需要再積累三年才能北伐。

可事實上,北伐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

這很荒誕,可卻是事實。

事實上,兵力、糧草、餉銀等等,乃至一切物資的匱乏,都不是不能立即北伐的主因。

事實上,一切的困難和阻礙,就象女子的事業線,使勁擠擠之後,總歸會有的。

可笑的是,一直堅稱北伐時機尚未成熟的吳爭,也正是排除眾議,下令北伐的始作俑者。

吳爭心裏真是為了他個人的利益,而拖延北伐嗎?

敢與直麵多爾袞布下圈套的吳爭,真是個為私利而拒絕北伐的人嗎?

不,其實吳爭真正想要的是,讓北伐戰爭少死些人,最大程度的保全漢人元氣,來應對將來外番的威脅。

西歐的海軍已經遙遙領先,東番還在紅毛手中,整個東亞的海上貿易,特別是香料,都被馬六甲海峽擁有上千條戰艦的紅毛所控製,而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勢力,也已經在蘇拉特、金奈、孟買和加爾各答等地建立了大本營,它同樣擁有著千艘戰艦。

這對於日後的大一統國度而言,威脅是足夠大的,吳爭知曉海權的重要性,打爛天下,需要兩代人,甚至數代人才能回複元氣,西歐不會等華夏恢複的那一天才動手,這才是吳爭不得不慎重北伐的真正主因。

可現在,吳爭已經顧不得了,他畢竟不是神嘛。

有著凡人的七情六欲,吳爭無法拒絕唾手可得的清河,於是終於將一場有限的報複戰,擴大成無限的北伐戰。他,真的能如願嗎?怕也隻有老天才知道最後的結局。

……。

阿濟格此時也為難了。

他倒不是想違逆朝廷的旨意,也不想助多爾袞一臂之力。

阿濟格最想要的就是,率領他的旗軍和徐州八萬大軍,帶著從鳳陽府搜刮的浮財,返回徐州去,繼續過他的逍遙王爺日子。

無論最後是朝廷“平叛”,還是攝政王晉位,這對他阿濟格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有這九萬多大軍,加上他的宗室身份,誰能奈何得了他?

待價而沽!這是阿濟格此時真正的想法。

當然,阿濟格同樣不會坐視北伐軍北上,可眼下這個可能性並不存在,隻要自己駐守徐州,那麼北伐軍想要北上,就得他允許,否則,大軍稍加東移,就能掐斷北伐軍的後路。

由此認識,阿濟格順應了朝廷的旨意,率軍撤返,可問題是,多爾袞在沛縣。

沛縣是徐州北麵的一個小縣,可有道是山不在高嘛,有多爾袞駐囤的沛縣,那就不再是個小縣。

如果有人把囤有正白旗和一千重甲騎兵的沛縣,當成是尋常小縣,那就不止是腦子進水,還活膩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