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緣醒”投的月票。
“有這事。”吳爭既然放出風聲,就沒有想隱瞞,“這其實是多爾袞自己的意思,本王念他終究貴為一朝攝政王,便成全了他。”
“敢問……攝政王如何……死的?”
吳爭輕哼道:“怎麼,你質疑本王的話?”
“不,不……外官並非質疑吳王,外官隻是想要證實,攝政王究竟如何……死的?”
“遭本王隨扈亂槍擊中多處而死……納喇大人可以自己去查看屍體。”
“呼……。”蘇克薩哈長長吐出一口氣,憂鬱地道,“那就是了。”
吳爭聽不懂,詫異地道,“什麼就是了?”
蘇克薩哈再拱手道:“外官之前說,有一事須吳王成全……指的就是此事。不瞞吳王,也不怕吳王笑話,我朝攝政王向來狂悖,時有羞辱皇上言行,且獨攬朝權,數年下來,已有謀反之意,這在戰前,便已遭我朝群臣聯名彈劾。”
吳爭皺眉道:“這關本王何事?”
蘇克薩哈忙解釋道:“請吳王對外放出消息,本朝攝政王是自盡,亦或者是病入膏肓,陽壽已盡皆可。”
吳爭沉下臉來,“荒唐!多爾袞頒布剃發令,致使江南上演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城幾乎淪為一座空城……多少無辜漢人百姓為此而死?我軍將士曆經數十月浴血奮戰,殲滅敵酋,這是多大的功勳?你竟要讓本王對外宣稱多爾袞是壽終正寢或自盡,豈不無端沒了我軍將士的功勳?”
蘇克薩哈顯然沒料到吳爭的反應會如此激烈,張嘴幾次想解釋,又咽了回去。
沉默了一會,吳爭沒好氣地問道:“為何要如此?說實話!”
蘇克薩哈見似乎有轉機,忙道:“吳王想來現在應該已經清楚,我朝英親王近十萬大軍滯留鳳陽府沒有北上,這其實是……因我朝朝廷旨意,從此處論,我朝也算是幫了吳王,否則,此時戰局進展……還是未知之數。”
“胡扯!”吳爭毫不客氣地反駁道,“我朝衛國公夏完淳部、左營廖仲平部,此時已經對鳳陽府形成西、南兩麵夾擊之勢,阿濟格自保都是問題,還有能力增援徐州?好,就算阿濟格勉強分兵增援徐州,可本王二衛對徐州形成鉗擊,北伐第一軍增援主力已經越過黃河,阿濟格若來,不過就多死些人罷了……。”
蘇克薩哈臉色古怪,顯然是不同意吳爭這說法的,隻是有求於人,也就隻能悶聲作啞了。
吳爭其實心裏也很清楚,第一軍援兵北上是事實,可一旦渡過黃河,相當於進入了清軍主場,相反北伐軍的補給線被拉長,也財政司庫房空得跑老鼠的節骨眼上,打一場決戰,難度可想而知。
吳爭這是,真在“歪曲事實”。
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戰場主動權,的確掌握在吳爭手裏,至少在清廷八旗主力南下前,徐州及揚州全境,還是吳爭說了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