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為如此,吳爭可以指鹿為馬、言詞鑿鑿地對蘇克薩哈說,“阿濟格若增援,無非隻是在徐州城外多些冤魂罷了”。
看著蘇克薩哈不反駁,吳爭反倒沒了逼迫的興趣,揮了下手道:“本王是奇怪了,多爾袞終究是你朝攝政王,如此尊貴的身份,你們為何還要在他死後為他編排一個死法?”
這問題是問到了點子上。
蘇克薩哈稍一遲疑,道:“攝政王掌權已有多年,朝中他的黨羽遍布,若是證實攝政王死於吳王之手,這和談是談不下去的……這顯然與吳王、義興朝都是不利的。”
吳爭厭煩地揮揮手道:“我朝和本王……不需要你考慮。”
“當然……攝政王怎麼死的,對我朝也是至關重要。”蘇克薩哈打算實話實說了,“如果朝中攝政王黨羽知道英親王滯留鳳陽府,坐視攝政王遇難,是朝廷授意,那我朝很可能……內亂。”
吳爭眉頭一挑,古怪地笑道:“本王求之不得,樂觀其成。”
蘇克薩哈尷尬地一笑,輕歎一聲道:“吳王說得是什麼玩笑話……若僅隻是本朝內亂,或許吳王和義興朝可以坐享漁翁之利,可事實並非如此。吳王應該知道,攝政王死於你之手,你便是攝政王黨羽心中首要仇人,如果我朝對於軍隊失去控製,那麼,首當其衝地就是吳王您哪,也就是說,此次和談,你我雙方的努力皆會變得不作數,戰爭便會沒完沒了,天下一片混戰。”
吳爭臉色嚴肅起來,他意識到蘇克薩哈說的是事實,一旦小皇帝無法掌控軍隊,那麼自己首先要麵對的是,多爾袞黨羽的反噬,停戰談判就如同虛設,戰爭就會無限地延續下去,無休無止,不死不休。
這顯然和眼下局勢是矛盾的,大將軍府需要時間,喘息的時間。
蘇克薩哈見吳爭沉默,覺得有希望,急道:“其實我朝並未有與吳王開戰之意,皆是攝政王瞞著皇上和群臣私下所為……從這一點上來講,你我目的是一致的。”
吳爭心裏暗罵著,真他X的肮髒。
可理智告訴自己,蘇克薩哈說得對,如果宣揚多爾袞是死於“敵手”,那麼他在清廷就是個英雄,而福臨及一眾反對多爾袞的大臣,就會被指責為“戧害”多爾袞的罪魁禍首,這就給了多爾袞黨羽謀反的理由。
雖然,清廷內亂是自己需要和求之不得的,但時候不對,此時戰爭的延續,將會拖垮大將軍府,因為吳爭已經得到密報,朝廷已經派出使團來徐州參加談判了,如果沒意外,明日就會到達,也就說,朝廷不會繼續參戰了。
這樣的情況下,答應清廷的請求,無疑是理智的,將黑鍋讓多爾袞去背,是多爾袞發動了這場戰爭,致使雙方軍民“無辜”死於戰火,這不但能讓福臨穩固皇權,名正言順、隨心所欲地處置多爾袞身後事,更可以讓這場戰爭迅速結束。
想到此,吳爭一哂,開口吐出兩字,“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