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阿濟格大軍滯留鳳陽,當然,這是清廷自己作死,二是多爾袞的突然撒手歸西,你說死也就死了,為何要將主力撤回兗州呢,還將一半主力交給沈致遠駐守鹽城,這不是平白給了吳爭一個大便宜嘛?
所以,蘇克薩哈、索尼對於多爾袞的恨,顯然要遠遠大於對吳爭的恨,準確地說,二者是天壤之別。
可眼下,吳爭一言不合就尥蹶子了,談判談不成,那就得繼續打,繼續打,蘇克薩哈、索尼就得趕緊率使團離開徐州城。
一離開徐州城就得北返述職。
問題是,二人心裏更清楚,清廷已經有了決意停戰和談,那麼回去之後,述職過不了關另說,還得繼續再回來一次,再請求和談,這臉,還真是自己生生湊上去丟的!
天曉得,蘇克薩哈心中的懊悔,那是成噸的。
這口舌之快,害死人哪。
好在索尼見機快,一把拽住也要離開的張國維,腆著臉明知故問道:“張大人,吳王這是何意?”
張國維心裏覺得好笑,可臉上一本正經地解釋道:“不瞞二位大人,我家王爺在淮安激戰月餘,後親率大軍收複徐州,好在王爺春秋正盛,換作是張某,怕是早累癱在淮安城了……。”
索尼肚子裏腹誹著,這也能成為拖延談判時間的理由?
可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索尼陪笑道:“是,是……可停戰和談畢竟關乎你我兩朝根本利益和百姓福祉,還請張大人代為說和,請吳王早些同意重啟談判。”
張國維心不甘情不願地點點頭道:“那……張某試試?”
“勞煩張大人……試試,試試!”
……。
“王爺,您不能說話不算數哪?”
沒有了外人,張國維是真急了,好不容易勸動吳爭別再打北伐的主意,這下,事情又回到了起點。
吳爭此時已經不笑了,困難和優勢都擺在明麵上,無須贅言。
戰與不戰的關鍵,其實並不在財政上,至少,不完全是。
關鍵在於鹽城沈致遠部,和正在激戰的興化城。
吳爭回頭看向宋安,“鹽城方向可有消息傳來?”
宋安想了想,他知道吳爭問得絕不是鹽城消息,而是沈致遠。
“回少爺話……通州確實發生激戰,北城失守,沈致遠率部衝入城中,周大虎及所部,傷亡一千六百多人,餘者皆……被俘!”
宋安的聲音越來越小,他也想不明白,沈致遠真能與北伐軍拔刀見紅。
吳爭木然道:“魯之域,你帶出的好兵!”
這是在怪罪通州六千人馬,不到一日就被敵軍擊破,擊破還不算,竟六成以上的軍隊連同主將一起做了俘虜,這是北伐軍成軍以來,從未有過之事。
一旁魯之域聞聽大駭,忙上前單膝跪地,拱手道:“王爺,末將絕不認為周大虎會甘心被俘……這其中定有蹊蹺,還望王爺明察。”
“明察個屁!”吳爭冷哼道,“你是在指責宋安向本王稟報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