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六十七章 奉天殿(2 / 2)

奉天殿與其北部的華蓋殿、謹身殿,共同組成的建築群,是阿房宮的核心區域。這三座大殿因其獨有的地位,坐落在全部用漢白玉包築的,四周都是雕刻精美石欄杆的三層石台上。

其麵闊99米,進深49米,重簷廡殿頂,內分九間。

自三百六十年前,天元盛世時,大眀率先發明電燈,邁入電氣時代以後,整座阿房宮便進行了全麵的電氣化改造,眀朝著名詩人丁茂名還留下了“月色渺渺浩如煙,璨若星河映人麵。”的詩文來稱讚阿房宮整個通電後的盛景。

奉天殿的燈是二十四小時不關的,一旦損壞,便立馬有專人過來更換,所以現在的文武百官們大朝會時,便不用點盞油燈傻站著了,他們可以……在亮如白晝一般的電燈下傻站了。

每逢半個月一次的大朝會時,大臣必須淩晨3點起床,在各自門口等待專車接送至皇城正門;淩晨4點30,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淩晨5點左右,鍾聲響起時,宮門開啟。

大臣們便順著外宮唯一亮著燈的一條路,過金水橋沿著廣場兩側的便道來到奉天殿裏,然後在亮如白晝一般的燈火中,傻站到六點鍾大朝會開始的時候。

中途若有咳嗽、吐痰,步履不穩重,或是交頭接耳的,都會被負責糾察,日常三班倒的禦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通常是罰俸。

諸夏帝國,無論是半個月一次的大朝會,還是三天一次的小朝會,通常都是早上或者上午舉行了,很少有晚上召集群臣會議,倒是內閣經常晚上開會。

但今夜的奉天殿中卻站得齊刷刷的,來得早的,已經在殿內亮如白晝一般的燈火中,傻站了半個小時以上了,這些多半是內閣和大都督府的諸位大臣們。

一眾的大臣們基本都在沉默不語,眉眼低垂,似是沉思,其實是在補覺,但卻時不時睜開眼四下掃視一番,讓他們還未完全睡過去的,可能便是領頭那個朱紅色四爪蟒龍袍的老王爺的嚷嚷聲吧。

就見那老王爺生得膀大腰圓,似有千鈞的力氣,一張豬腰子臉上長著滿臉的絡腮胡子,眼珠子瞪得好似銅鈴一般,張嘴一笑就露出一張血盆大口,這放在古代便是百萬小兒止啼的猛將。

此時,他正拉著一個同樣穿著蟒袍,體型一對比,好似一根麻杆的老王爺,正興致勃勃的說著啥,全場都是他那聲如洪鍾的嚷嚷。

“嘿,四哥,俺老秦可不是吹牛。我那不孝子真真就在錦衣衛裏闖出了一番事業,如今還是那個勞什子行動處的處長哩!

俺當初可沒想過他能混到如今這般,純粹就是想打磨打磨他那疲懶的性子,哪曾想那小子竟真是吃這碗飯的!”

“天兒的事,你這會兒說了可有六七遍了,就不能說點其他的嗎?”被稱作四哥的麻杆老王爺無奈的看著這位秦王爺,一臉的蛋疼,本想轉身就走,力氣又沒這混人大,隻得生生的站在這,享受貫耳魔音。

邊上,一個年輕的經曆禦史正手捧著紙筆,打算記上點什麼,那秦王爺噔噔噔幾步就躥了過來,一把就將那經曆禦史拿筆的手攥住,嚷嚷道:“你這鳥廝,記些甚麼!”

那經曆禦史也是剛來,經他這麼一嚇,居然唯唯諾諾起來,看著秦王爺那人屠麵貌,戰戰兢兢道:“據大憲章早朝紀事……”

秦王爺見他還要說道,便急了眼,仗著自己乃是當今天子叔父,諸夏帝國武威郡王,狠狠將他一捽,捽了個倒栽蔥,紙筆灑了一地,嘴上仍不饒人。

“你這似犬逐穿林之輩,如何敢這般放肆,我等兄弟閑談,皇家之事汝也敢管?!”

那年輕禦史本就摔得有點發懵,又被他先聲奪人,這下子就像個無助孩童一般,隻顧張目四望,以求外援,盡顯淒涼。

秦王爺此刻喜上眉梢,便要上前補上幾腳,他本就是個軍旅粗人,往日裏朝會盡被都察院的禦史們穿小鞋,這番遇上一個生麵孔,自然是要新仇舊恨一起算。

“啪——!”

“誰!那個潑才敢打本王!”秦王爺捂著後腦勺,便殺豬一般呼喊起來,一轉臉,便是一張冷若寒霜的麵孔,正盯著他。

“二……二哥……”秦王爺如同做壞事被父母抓了個正著的小孩兒,低垂下頭來。

眾朝臣此刻才一一見禮。

“見過果毅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