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
孟繁英和乙公聽得目瞪口呆。正在回味那言簡意賅的文言文,剛要獻上另一個馬屁,讚揚曲老師博覽群書、過目不忘時,曲老師卻已進入下一人物:
“再一個講玉石故事的高手就是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裏記述了完璧歸趙的故事。這也是個漏洞百出的故事。”
“明代著名的曆史學家王世貞曾作過《藺相如完璧歸趙論》找出了其中的一些漏洞,你們也可以回去看看,還應該能找出更多的漏洞!”
孟繁英和乙公已經進入到曆史故事的辨析中了,一時還沒回過神來。曲老師卻把他們的思緒從紛繁的曆史故事中牽了回來。重伸了主題:
“從這三個講玉石故事的高手身上,我們可以看出,要想玩玉石,專業並不重要,講故事才是最重要的,要充分挖掘和講述每塊玉石背後的故事。”
“故事講得好,可以憑空創造需求,而且是幾千年的長遠需求。
故事講得好,可以讓人不得不買,而且買得心安理得,甚至感恩戴德。
故事講得好,還可以抬高價格,甚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
孟繁英和乙公此刻有點兒被震住了。自己是講故事的高手嗎?能講出這種傳承千載的故事嗎?
當孟繁英和乙公震驚疑惑時,曲老師已然進入下一話題:
“我還得給你們潑的另一瓢冷水是:岫岩玉的產量大,價格低,掙錢不易。”
“現在岫岩玉的年產量約占全國玉石總產量的50%~70%,全國的玉石,尤其是便宜點的,幾乎都是岫岩玉。去年(1992年)發現了260噸重的玉王,說明什麼?說明儲量大大的,開采多多的!”
“市場,就這樣,隻講供求關係。供應多了,價格肯定是上不去的。價格上不去,掙錢當然不易了!”
這兩瓢涼水把孟繁英和乙公潑得有點兒心恢意冷,不知道這玉石買賣能否去做?
看著兩個年輕小夥被自己說得不知所措的樣子,曲老師微微一笑,話峰一轉:
“你們兩個也不要過於悲觀。價格低,正適合你們初學者入行練手。講故事,那也都是在這個行業裏摸爬滾打練出來的。”
孟繁英和乙公無奈地相視一笑,心想:
“曲老師,您能不能不這樣玩我們?這過山車坐的,真是把‘山窮水盡’和‘柳暗花明’的感覺全找到了”。
正想著,耳邊又響起了曲老師那風趣中略帶調侃的聲音:
“岫岩玉的現狀,也給你們倆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由於其產量大,又沒做好分類,這樣就把一些質量好的高檔玉石的價格也拉下來了。”
“地質實習的時候我就給你們講過,岫岩玉主要分兩種,一種是老玉,屬於透閃石玉,老玉中的籽料稱作河磨玉,其質地樸實、凝重、色澤淡黃偏白,是一種珍貴的璞玉。一定要注意收藏。”
“當然,老玉的價格啥時候能漲起來,我也說不準。但你們一定要知道,幾千年的中華玉文化曆史,所用玉料自始至終是以透閃石玉為主導的。特別有名的新疆和田玉就是透閃石玉。”
“而對於另一種大量開采的岫岩碧玉,是蛇紋石玉,可以倒手買賣。”
明確了方向,堅定了信心,孟繁英和乙公的熱情重被燃燒起來。
帶著兩塊岫岩玉標本,還有幾本從曲老師那裏借來的玉石方麵的書,孟繁英和乙公千恩萬謝地離開了曲老師家。
在回寢室的路上,兩人進行了認真商議。
孟繁英負責大方向以及鑽研玉石。乙公負責吹牛講故事以及銷售。兩人先利用周末時間,到望海市轉了轉,考察了市場,最後決定先在舊物市場練攤。
孟繁英做事情靠的是頭腦,要結合實際,突出自己的style(風格):
Style 1: 細分客戶,精講故事。
隻讓乙公順口開河、吹牛講故事是絕對不行的。孟繁英經過與乙公認真商議,不斷完善,對購買玉石的顧客進行了詳細分類,並對不同的人群及其心理,準備了不同的與玉石有關的故事。
孟繁英把這些故事整理成了文章,寫在小卡片上,分六大主題:修身養德篇、漂亮美麗篇、健康養生篇、升官考學篇、旺財旺運篇、平安辟邪篇。
針對不同的客戶,講不同的故事,引進風水講故事。
說得難聽點兒,不過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在一些傳銷課程中稱為“話術”。
但要把人話說得人愛聽,鬼話說得鬼樂聞,也得有相當水平。
經常引用一些權威說法,才會把客戶引入神乎其神,半懂不懂的最佳購買狀態。
於是講玉石故事時,就要經常引用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君子比德於玉,溫潤而澤”、
“縝密以栗,智也(紋理細密而又堅實,如同君子的智慧)”、
“廉而不劌,義也(堅硬而不傷人,如同君子之義)”、
“垂之如墜,禮也”、
“叩之其聲清越而長”、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正氣內存,邪不可幹(家中或身上有美玉,邪氣無法入侵)”。
Style 2: 權威專業、真實可信。
要營造出每個人都是專家的感覺。
如果顧客以專家自居,就要極力吹捧他,讓他處於雲裏霧裏的狀態。
其實“神仙難斷寸玉”,除了一些基本的地質學常識外,其他人顯然都是在那亂講一氣,顧客自己願意講故事,就讓他盡情地講。
講夠了,再以專家的身份鑒定購買,最省事了。同時,也能收集到很多有趣的玉石故事。
如果顧客不懂玉石,就要以專家的身份向他普及玉石知識,引領他以專家的眼光來鑒賞玉石。
要把鑒賞翡翠的六字訣:色、透、勻、形、質、照。用到玉石上來。適當引進專業術語。
孟繁英還花了15元錢專門買了個玉石鑒定專用強光手電筒,照來照去的,仿佛能看明白點什麼似的。
再花10元錢買個高倍的放大鏡,引導顧客看玉石中的紋理和晶體結構。要告訴顧客如何區分:蛇紋石玉的纖維鱗片變晶結構、透閃石玉的纖維柱狀變晶結構。
這其實要在偏光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
再弄塊普通玻璃,讓顧客拿玉石在上麵劃來劃去的,同時告訴顧客:
透閃石玉的硬度平均值為摩氏6.3度。密度平均值為2.96克/立方厘米。
蛇紋石玉的硬度平均值為摩氏5.2度,密度平均值為2.58克/立方厘米。
用上道具,再用數字說話,又能動手操作,效果就是不一樣,很多顧客在短時間內就具備了專家的眼光,看來看去的,仿佛真的看出了門道。
同時製作了一個精美的牌子,上麵寫上“省師大地理係,社會實踐活動”。
雖然心裏也覺得打這個牌子不太適合,但這塊牌子還真挺管用,而且特別有吸引力。看到大學生擺地推,很多人都會好趣地圍過來,無形中提高了人氣。
Style 3: 價格不打折,買了不後悔。
孟敏英和乙公擺的小攤與一般的地攤是不一樣的,除了那塊“省師大地理係”的牌子外,也很注重包裝和擺設,所有的玉石製品都是擺在黃綢子上展示的,頓顯高貴奢華之美。
玉石的定價,則是把同一批進的貨,挑分出三個檔次:
低檔的按進貨價的2倍定價,中檔的按進貨價的5倍定價,高檔的按進貨價的10倍定價,有道是“黃金有價玉無價”嗎!
價格定好後,絕不打折!但可以贈送彩繩等小禮物。打折買的是廉價貨,不打折買的才是珍品!
買完玉後,是不能輕易讓顧客走的。如果那樣,顧客就會有一種失落感。
對於懂玉的顧客,要與顧客探討“養玉”的知識,對不懂玉的顧客,要引領顧客成為“養玉”的專家。所謂“人養玉、玉養人”嗎!
再傳授些“養玉”的關鍵在於“盤玉”,“盤玉”又分為“文盤”和“武盤”等玄而又玄的所謂知識。
要讓顧客有回味,意猶未盡,不能一轉身就後悔,立刻就有一種上檔受騙的感覺。
孟繁英不能逼乙公把這些所謂的知識和故事都背下來,但沒事就找機會與乙公聊天,在反複探討中,乙公的業務越來越熟練了。
乙公最大的好處是:
講到興頭上,就會撩起上衣,把鼓鼓的肚皮拍得啪啪響,信誓旦旦地賭咒發誓:
“這玉百分百的真,我要是騙你就變成螞蟻,你瞅,爬著去。”
乙公的賭咒絕活,大大提高了可信度,而乙公本人是根本不在乎變不變成螞蟻的,他本來就叫“馬義”!
孟繁英和乙公的玉石生意紅紅火火地做了大半年,最後,在畢業離校前達到了高潮。
畢業前的幾個周末,孟繁英和乙公不僅在自己所在的省師大,也到望海市的各高校去張貼海報,組織“畢業生舊物義賣會”。
實際上也就是作為發起者,定個時間、地點,大家一起來集中低價處理舊物。
借此機會,孟繁英和乙公打出“省師大地理係”的牌子,大賣特賣自己的玉石。
很多畢業生,把自己的舊物處理後,也多了些額外的閑錢,順手買些精美小巧的玉石作為畢業禮物就順理成章了。
孟繁英和乙公的玉石生意的獲利也還可以,算不上頗豐,但在當時也還算小有斬獲。各自能分得八、九千元,這已經把孟繁英上大學四年所花的所有費用都掙了回來,還略有剩餘。
孟繁英也給自己的幾個情人各自挑了一對精美的透閃石玉綴。在贈送時,還把《詩經》中的“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篡改為“投我以肉桃,報之以瓊瑤”。
借機賣弄學問,外帶占點便宜。
同時,遵從曲老師的訓導,還以每公斤300元左右的價格,收藏了幾十斤的岫岩玉裏上等的河磨石籽料,用麻袋背回了老家。
同時,也沒忘記給曲老師送上幾塊上等的河磨石籽料。
商路初試鋒芒,也小有斬獲,還洞察了人性的弱點,發展前景也不錯,乙公樂此不疲,但孟繁英的心底卻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
孟繁英在做玉石生意時,一種騙人、愚弄人的感覺,總是縈繞在心頭,好像突感了自己的底線,孟繁英不打算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了。
大學本科四年的學習就要結束了。暑假幹點什麼?
不能隻為掙錢,還要開闊眼界!
一個比第一次生存測試更大的冒險計劃,又在孟繁英的心中醞釀了......
編外話:
親,如果覺得這小說還可以,就花半分鍾在17K上免費注冊個帳號,收藏一下我的作品!你的鼓勵,是我寫下去的動力!謝了!
,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