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升起一白一黑兩架鋼琴,光束很應景地打在了兩邊。
竟是要宋關月和林燦同時即興演奏。
評委席的幾位樂嗬嗬看熱鬧,林嚴秋湊頭和沈則正說悄悄話。
“喲,說什麼來什麼,這兩撞上了。”
他倆旁邊坐著古琴傳人文大師,文大師是知道林燦的,開玩笑道,“你們倆可別偏心啊。”
一個沈則正是林燦的老師,一個林嚴秋是林燦的叔伯,這林燦可真是“大關係戶”。
林嚴秋眉毛一橫,佯怒,“我和老沈是那樣的人嗎?”
要知道,林燦來這節目都沒和他說。
他們林家的人,誰也不會褻瀆音樂的純粹。
這會兒宋關月和林燦已經各自就位,坐在了鋼琴前。
題目是《星》。
彈幕聽到題就開始吐槽考核的題目沒新意,但更多的是期待這兩人同台要怎麼比。
要知道之前的1v1pk都是有先後順序的,像這樣同時創作同時演奏,節目裏還是第一次見。
林燦泰然自若地打開了黑色琴蓋。
在公布題目到上台前短短的時間裏,他腦中已經有了主旋律了。
關於星星的鋼琴曲有很多,人們寫晚星,寫夜空,寫數不清的美好寧靜。
而林燦用雙手灑下了一場盛大絢爛的流星雨。
他上來的引子就極有氣勢,迅速鋪墊了整個雄渾的底蘊,而後升了音階絲滑過渡到第一樂章。
林燦采用了傳統奏鳴曲的結構,靈活運用了和旋和裝飾音,以爐火純青的節奏和速度迅速掌控全場。
場上像是一場突然降臨的流星雨,猝不及防劃過天際,你還沒來得及感歎它的美麗,它就在你的眼中稍縱即逝。
然而不必惋惜,也不必去追逐抓不住的璀璨。
那流星一顆接一顆,鋪天蓋地,帶來極致的光輝燦爛。
【媽媽問我為什麼跪著聽。】
【為什麼可以把星星彈得這麼有氣勢!!】
【要不是親眼所見,根本不敢相信這是即興。】
【你以為林燦彈的是流星嗎?不,他是在丟炸彈!宋關月被炸懵了吧。】
【本以為兩人彈星星是歲月靜好,誰知道燦神不按常理出牌,求此時宋關月的心理陰影麵積。】
宋關月當下被對比得確實有些黯淡。
他上來就被林燦的氣勢壓得起不來,固定的單音顯得過於單調了。
林嚴正主攻的是弦樂,雖然在鋼琴上的造詣沒有好友深,但不妨礙他點評。
隻見他有些可惜地搖了搖頭,“宋關月這個進來的節奏其實我還挺喜歡的,乍一聽單調,其實很細膩嘛。如果是他一個人彈,估計很容易讓人代入。”
如果宋關月獨自演奏,那現場一定是緩緩展開的夜色。
他的單音巧妙地模仿了夜幕中遍布的星星,一閃一閃該是何等的愜意。
隻是可惜他現在和林燦一起同時彈奏,大家已經被林燦帶得躁動澎湃起來,就很難再被拉進靜謐裏了。
沈則正笑而不語,讓他繼續聽。
【宋關月看著還挺淡定的。】
【宋關月:我內心慌得一批。】
【為什麼感覺宋關月的音樂都是一個調調啊。】
【之前的《cloudy》也是這樣,總是淡淡的感覺,我還是更喜歡熾烈的情感。】
【不會還有人不知道《cloudy》出圈了吧,後勁不要很大好嗎!去看看數據再來說話。】
鏡頭再次給到評委席,沈則正這次開口了。
他看似是在和旁邊的林嚴秋說話,實際是對著鏡頭前的觀眾說道,“我原本以為宋關月是印象派選手,他的音樂很有德彪西的感覺,用琴聲去描繪描繪不同的意象。”
“但我後來發現,他並不是刻意追尋這樣的風格,他隻是天賦如此。宋關月的琴聲是美的,不一定要靜靜傾聽,要用心。”
這番暗藏維護的點評讓拉踩的彈幕少了些。
宋關月即興的是三段式結構,很快他進行了變奏。
林嚴秋突然感慨了句,“確實不錯。”
宋關月竟然把小提琴的技巧融合在了鋼琴中,林嚴秋一下子就聽出來他在模仿小提琴演奏的跳弓等等。
據他所知,宋關月壓根根本沒學過小提琴,他怎麼會!
在看直播的觀眾也感覺到了氣氛的變化,剛剛宋關月那幾乎讓人忽視掉的琴聲,似乎慢慢起來了?
他的音量大小、音階高低並沒有變,但仿佛豁然開朗,涓涓細流破過閘口,彙滔滔不絕之勢,奔赴汪洋大海。
【是我的錯覺嗎?我怎麼感覺他還彈出了小提琴的感覺】
【我也。】
【就突然被宋關月那邊吸引到了。】
【宋關月這裏糅合了很多小提琴演奏的技巧,堪稱教科書的即興了。】
林燦也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