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秋天,撒切爾夫人赴京城就香港的政治前途與華方談判,香港英人惶恐不安,信心危機席卷香江。韋理和李察信等和黃集團高層竭力主張和黃集團將重心轉向海外發展,李華龍堅定看好香港前途,自然沒有同意。
李華龍和韋理等公司高層在發展方向上分歧嚴重,李華龍要求韋理辭去執行總裁之職,畢竟他擁有和記黃埔百分之三十七的股權,隻要一小部分股東支持李華龍,李華龍就可以罷免韋理的和記黃埔執行總裁的職位。
韋理等人辭職之後,李華龍開始為和記黃埔物色新的執行總裁,他並不想長期擔任和黃的執行總裁。
從自己認識的人中,李華龍想了一遍,想了幾年,忽然想到了一個英國人,這個英國人比他小十二歲,此人來到香港後給自己取了一個華文名——馬世民。
馬世民英文名Simon Murray,1940年生於英國累斯特(Leicester)。
馬世民未讀大學,但他有不凡的經曆,19歲跑去參加法國雇傭兵團,派駐阿爾及利亞作戰。後來,馬世民把他的經曆寫成一部名為《Legionaire》的小說,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
1966年,馬世民來到英殖民地香港,進入最負盛名的怡和洋行工作。他形容自己就像個推銷員,牆紙、果仁、鋼材、機器、電器等,什麼都賣過。其中的3年,他被派駐怡和在泰國的分支機構,負責怡和地產的建築合約,他借用一種華人獨鍾的藥品——稱自己是萬金油。
也正是他在多種領域經受過鍛煉,李華龍在物色綜合性集團和記黃埔行政總裁時,把馬世民列為首選。
馬世民在怡和服務了14年,深得怡和重視,他是多間公司的執行董事,如怡和工程、金門建築等。
20世紀70年代後期,他還被派往倫敦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專修經濟管理專業課程。
20世紀70年代末的一天,馬世民代表怡和貿易來華龍集團推銷冷氣機,希望華龍集團在未來的大廈建築中,采用怡和經銷的冷氣係統。他竭力要見李華龍,李華龍並不過問這一類“小事”,還是同意會見這位倔強的“鬼佬”經理。
那次會麵,彼此都留下深刻印象。
馬世民自我評價說:“目前來說,我的能力和經驗還有待於邊幹邊學,但香港是這樣,隻要你拿出真本事來做生意,你就會學得很快。”
馬世民還說:“我屬龍,用你們中國人的話說,是龍的兒子。”
李華龍也屬龍,比馬世民整整大12歲。
當時,李華龍與馬世民就好些話題交換了意見,對這位“龍老弟”頗有好感。
1980年,40歲的馬世民決定告別打工生涯,自立門戶創立Davenham工程顧問公司,承接新加坡地鐵工程。
經過一番打探,李華龍了解了馬世民的近況,派人請馬世民來和他相見。
見麵之後,李華龍向馬世民問了很多問題,覺得此人有能夠擔任和記黃埔的總裁。
為了拉馬世民加盟,李華龍通過和記黃埔收購了馬世民的Davenham公司,委任他任和黃第二把手——董事兼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