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8章 劫案(1 / 2)

日跌,闔宮無聲,宮人們昏昏欲睡,隻有禦書房一處,集著許多刀光劍影。

“胡將軍,賑災糧車被劫一事你且細細說來。”

“稟告皇上,臣本派了一隊兵馬護送糧車,從鎮平出發,運往闌月。運糧隊伍剛抵達闌月邊境,便有小股陌生兵馬來擾,定北軍當下便擊退了來者。”胡祖棻低頭拱手,麵露一絲難色,“因著兩國交接未完,隊伍便就地紮營。誰知當天深夜,營地遭夜襲,糧車被劫,定北官兵……亦全軍覆沒。”

“哼,小小押送之事都辦不好,定北軍安能定北?!”站立一旁的王持忍不住嗬斥道。

胡祖棻想張口反駁幾句,卻又一時語塞,忍得頸上青筋暴起。

“闌月國對此事有何看法?”周顯堂徑直提出另一個問題。

禮部尚書孟闕答道:“闌月國國王修書一封,再次感謝皇上仁愛,又為無辜隨行的傷亡表示歉意。關於賑災一事,闌月隻好另想它法。”

“闌月隻懂表示歉意,若非軍力薄弱,何至連累定北軍遭屠!紙上幾行字,生生丟了將士性命!”胡祖棻一時情急,倒豆子般吐露了許多。

怕王持與胡祖棻再生言語衝突,周顯堂出言寬慰道。

“胡將軍體恤下屬之心明昭,朕甚是感動。闌月比不得我國疆域遼闊,物阜民豐,自是自保為上。一國若無精銳之師,無肱股之臣,無一心之民,則步步為艱,左右搖擺,隻求攀龍附鳳,夾縫求存。”

他看了看王持與幾位大臣,接著說道,“寧國如今有神兵天將,又有各位社稷之臣,上下一心,實為國之幸也。”

大臣們紛紛跪下,高呼著感激之詞。

“李侍郎,陣亡的將士家屬必要安撫妥當。”

李法立刻行禮,“回稟皇上,祭銀、喪銀及恤銀皆悉數備好,悉數下發即可。”

“胡將軍,敢問兩國負責交接的分別是何人?”

胡祖棻斜瞟了一眼說話的參政知事沈潛,剛平複下的火氣又上來了。

“沈知事是想興師問罪嗎?那我不怕告訴你,帶兵的是我親信,鎮平總兵姚化川!”

“將軍不必動怒,我隻是不想將士死的不明不白。厘清前因後果,也算是給家屬一個交待。”沈潛直視胡祖棻,不卑不亢。

胡祖棻並不答話,隻顧喘著粗氣。而周顯堂也想知道這答案,便默不作聲,看著眾人,場麵一時僵了起來。

幸好孟闕及時打破了僵局,他答道:“啟稟皇上,據之前兩國的函件來看,闌月負責交接的應是他們的二皇子。”

周顯堂麵不改色,隻是轉動著手上的扳指。

“此事事關兩國邦交,尤其衝著寧國而來,要徹查。沈知事和王將軍留步,其他人退下吧。”

作為皇上一手提拔的臣子,沈潛自然知道皇上對劫案另有疑問,所以特意留他商議。

事情其實並不複雜,外敵兩次進攻時機恰當,無非早有監視,或是內有眼線,但無論哪一種可能,都說明運糧一事早在對方計劃中。

闌月沒有理由和實力挑起與寧國的紛爭,那是否知情,選擇助紂為虐?

兩國交接延遲,導致定北軍無法如期返回驛所,姚化川與闌月二皇子是否有意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