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恐怖實驗(十八)(1 / 3)

次日,京城晚報,刊登了一則新聞。

新聞內容是這樣的,一名記者向雲城區公安分局重案中隊發言人周岩提問,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連環殺人案是否有進展,周岩胸有成足地對記者說,調查非常順利,很快就能有好消息傳出,讓大家期待一下。

連環殺人案社會關注度很高,加之受害人之一的施今同是酒店大亨施瑟林的小兒子,關注度就更高了些。經濟板塊的記者采訪了施瑟林,問他如果對凶手說幾句話,他會說什麼。施瑟林注視著鏡頭,一字一句地說:“我想對凶手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你是個可憐人,但你更可恨,你可恨就可恨在,你自己身世可憐,卻把怒火轉移到無辜的人和他們的家人身上。這樣的人,應該天誅地滅。”

此話一出,媒體嘩然。施瑟林言之鑿鑿地說凶手是個身世可憐的人,於是所有人都認定了是警局給施瑟林透露了消息,所以他才會知道凶手特征。

再往後,某網絡八卦論壇悄悄流傳一個像是連載小說一樣的東西,發文者匿名。說它是小說,它的紀實性又很強,故事線很貼合當下沸沸揚揚的連環殺人案。於是有網友謠傳,這個匿名發文者,就是凶手本身!

而真正的凶手莫崇晉有點懵,這一切看似與他有關,又似乎與他無關。警方好像對抓獲自己信心滿滿,可他們卻偏偏沒有行動。

那篇“小說”是誰寫的?莫晉崇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難道是鄭藜?鄭藜雖然沒有親眼見過自己作案,但他知道自己的動機和作案心理,以此反推,加上一點想象力,編出這種半真半假的文字對鄭藜來說不是難事。

不怪莫崇晉會這麼想。莫崇晉雖然與鄭藜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但實際上貌合神離。十年前莫崇晉做第三起案子時,要鄭藜幫自己做不在場證明,鄭藜要求莫崇晉發誓,這是他做的最後一起案子。當時莫崇晉答應了,可多年後莫崇晉卻違反約定,再次作案,鄭藜很生氣。

施今同案後,莫崇晉去找鄭藜讓他再為自己做一次不在場證明。鄭藜大怒,指著他的鼻子,氣得渾身發抖。雖然最後的結果是莫崇晉想要的,但鄭藜的態度讓莫崇晉很擔心哪天鄭藜反水,把自己賣了,畢竟他與鄭藜之間並沒有太多信任可言。

想到這裏,莫崇晉心裏像燒了一把火,他知道現在自己手中最重的籌碼也是最危險的炸彈,就是鄭藜的不在場證明。

就在這時,一個陌生電話打來。

莫崇晉接了電話,那邊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你好,我在網絡兼職平台上看到你發的接私活的帖子,請問你現在有空嗎?我在商場訂了個床墊,我一個人搬不動,需要請人幫我搬到家裏,價錢好商量。”

莫崇晉身體早就好了,便接下了這一單。

莫崇晉這一單私活的客戶是個端莊美麗的女人,女人落落大方,而且很好說話,莫崇晉說要多少工錢就給多少工錢,不講價。

“做體力活很辛苦,有人願意接我的單我已經很高興了,師傅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女人笑眯眯地說。

莫崇晉去過警局,但他去警局的時候是重案隊的人在接待他,技術中隊的人他一個都沒見過,所以他沒認出來,這個請他搬東西的女人,就是雲城區公安分局刑事技術中隊的原姝。

莫崇晉幫原姝把床墊搬到家後,原姝熱情地招呼他坐下喝杯水。莫崇晉坐了下來,他看到放在茶幾上的一份報紙,報紙上報道了周岩對媒體信誓旦旦地說連環殺人案很快就要偵破了的新聞。

注意到莫崇晉的目光停留在報紙上,原姝笑道:“師傅,你關注這個案子不?十年大案啊,聽說現在已經掌握了證據,就等抓人了。”

莫崇晉麵不改色,用很隨意的語氣說:“警方也太心大了,就這麼把新聞放出來,不怕凶手看到,提前跑掉藏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