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17章 第17章(2 / 2)

沈舒窈以小月的視角描繪一個少女的成長,她普通卻又不那麼普通。

用一件特殊的事件串聯兩個女孩的人生,所有的事情就像是循環一樣在她們身上發生。明明早已看到了結局卻依舊飛蛾撲火似的前赴後繼。

阿雲死了,死在了口誅筆伐中,而小月何嚐不是呢?她拖著軀殼沒有尊嚴地活著何嚐不是一種死去。

沈舒窈最初是不想用這種極端的方式描述三個女性的命運,那樣太刻薄太武斷。

但是她這些年拍戲走過太多的地方,有繁華的都市,有封閉落後的村莊。在每一個地方都鮮活地生存著小月阿雲和母親這樣的女人。

她們的生活沒人看到,她們的聲音沒人聽到,她們也曾嘶吼過,反抗過,最後都被吞沒在黑暗中。

這是沈舒窈寫過最痛苦的劇本,在寫到母親和小月的對白的時候,她甚至在深夜裏痛哭。

她知道這不是一個故事,她們是活生生存在的痕跡,那些痛苦都是真實的。而這樣的事情依舊在不同的地方上演著。

莫姿妍看到劇本的時候還問了她一個問題,“為什麼沈導筆下的女性都是不完美的。”

沈舒窈當時隻是笑道,”沒有人是完美的,她們的痛苦和掙紮都需要被看到。“

其實當時決定拍母親這個角色的時候,她也掙紮過,幸好最後遇到了薑麗萍,她將那個被生活折磨得遍體鱗傷的女人詮釋得很到位。

被拐賣,被囚禁,被毀容,因為經曆被家人再次拋棄,逼不得已整日麵對痛苦的根源,在母親和女人的身份中反複拉扯,最終隻得瘋癲度日。

彷佛隻有這樣才能忘記痛苦,她行屍走肉般活著,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在母親這個角色上沈舒窈還留下了一個彩蛋,希望到時候會有觀眾注意到。

莫姿妍到清水鎮的第二天就到劇組報道上工了,今天是拍攝她在後台偷窺那一場。

秦思清和蘇雲帆昨天就是在拍攝這一段的親密戲,像電影中這樣的場景一般都是分開拍攝,到最後的時候會剪到一起。

這場便成了她的獨家戲,亂糟糟的後台,帶著脂粉味的戲服摞在一起,燈光昏暗曖昧。

莫姿妍扮演的小月在架子後麵,透過厚厚的衣服偷窺著自己最好的朋友和一個男人抱在一起,做著夫妻才能做的事情。

逼仄的空間裏沉重的呼吸聲,小月小心翼翼地隱藏著自己,眼睛卻直勾勾地盯著外麵。

等到阿雲離開,小月像瘋了一樣衝出去。

第一次莫姿妍在衝出去的時候被衣服絆了一下,臉直接埋進了衣服堆裏,全場一下就笑開了。

第二次眼神不夠,沈舒窈不太滿意。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就是這樣的一個鏡頭,沒有達到標準,沈舒窈就會反複拍,一直拍到滿意為止。

”姿妍,你的眼神還不夠,你想像一下,你現在在高考的考場上,你要偷看旁邊人的答案。”沈舒窈給莫姿妍一個思路,讓她朝著那個方向試一下。

果然在沈舒窈提點之後莫姿妍好像找到了那種感覺。欲望驅使她去看,而理智告訴她那個不能看,那種介乎理智與情感之間的拉扯。

“好,不錯,照著這個方向再來一條”沈舒窈就像是個無情的資本家,不斷壓榨著演員的上限。

沈舒窈也知道現在自己帶的這個班子,潛力無限,都是一群上限高的家夥,不逼她們一把對不起請人的片酬。

其中深有感受的就是男主蘇雲帆,沈舒窈每逢他的戲都會百分之一百二十地認真,不斷地逼他去觸自己演技的上限。

他以為是沈導對他格外看重,殊不知是沈舒窈這個黃世仁不舍得付出去的片酬。

要知道這個戲份比不上母親的男主角,片酬比兩女主加起來還要多。這大概就是咖位決定片酬。

這是沈舒窈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要知道在後世都是戲份決定片酬,像這樣的情況擱在她那個年代不是被罵死,就是被導演圈抵製。

被蒙在鼓裏的蘇雲帆還有些得意,殊不知沈舒窈隻是看不慣這種行為,想最大化地利用那些片酬。

莫姿妍和秦思清的默契度也越來越高,有一些劇本中那種宿命感了,所以在兩人的對戲中,沈舒窈基本都不需擔心,就連喊卡的次數都變少了。

薑麗萍則是一如既往地高水準發揮,在沈舒窈眼中,她已經具備了一個成熟演員的所有特質,如果能遇上好劇本絕對是可以一飛衝天。

日子就在沈舒窈的“卡”和“下一場”中靜靜地走著,就像這個小鎮一樣,幾乎被人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