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1 / 3)

sh_read();

香港五月份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樓價高企,是否已經現成泡沫”。受內地政-治風波的影響,香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驟然興起新一輪的移民潮。大量準備移民海外的香港人,急於拋售持有的物業,造成香港樓價暴跌,幾個月內就腰斬了三分之一。

但從今年年初開始,“政治風-波”的陰影開始褪去,大家的心態已經從之前的恐慌恢複到平靜。有剛性購房需求的市民趁著樓價處於低點而紛紛出手,於是香港的樓市迅速回暖。特別是在不久前,東方集團宣布將在內地展開新一輪的大規模投資之後,整個市場的信心為之一振。

東方集團作為香港最大的本土財團,李軒作為蟬聯多年的世界首富,都用實際行動表示繼續看好內地未來的發展前景。這無疑讓許多惶惶不安的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畢竟塌下來有高個的先頂著,而李軒這個超級富豪自然會成為許多人眼中的風向標!

最近,已經消失了近一年時間的炒樓花,再一次在香港重出江湖。有道消息稱長實集團將提前推出彙景花園樓盤,於是長實集團的總部華人行前,一夜間排起了兩三千人的買房長龍。

八十年代中期,李嘉城與香港地鐵公司合作,一舉拿下多個地鐵站上蓋項目。而建於港鐵二號線藍田站平台上的彙景花園,是長實公司開發的最後一個,地鐵沿線上的大型私人屋邨項目。雖然長實公司隨後緊急出來辟謠,表示彙景花園計劃在199年8月才會真正落成,而公司在今年年內不會開盤,但排隊的人群依舊不願離去。

由於彙景花園的規模有限,整個樓盤九棟大廈所能提供的住宅單位總數不到1000個。而按照香港開發商的售樓慣例,首次開盤推出的戶型單位最多隻有總住宅單位數的七八成。

也就是排在隊伍後半段的人,根本沒機會買到房子。於是現場出現了啼笑皆非的投機交易,一名炒家幹脆開始與排在隊伍前端的人商量。他願意以5萬港幣一個的價格來買排隊號,結果一群人愣是沒有反應。

最後這個價格被一路抬高到7萬港幣時,才有一個排在隊伍第五十來名位置的人站出來,當場拿錢賣掉了自己的位置!而這一幕發生在長實公司已經現場辟謠,表示今沒有售樓計劃的情況之後,由此也可見香港的炒樓風氣有多麼盛行。

“樓花”一詞最早是由有“紅色資本家”之稱的霍營東在五十年代發明的,它白了就是一種預售房。當時剛剛靠著在朝-鮮戰爭中向內地偷運緊俏物資,而賺到了第一桶金的霍營東,有心進軍香港房地產業。

但房地產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產業,霍氏積累的實力還略顯不足。於是霍營東就想出了“賣樓花”的辦法,在樓盤剛剛開始動工時,就以一定的折扣優惠價對外發售。這樣一來他可以提前回籠資金,用買房者的錢來建樓,大大降低了樓盤的開發成本和開發風險。

而對購房者來,提前購買房屋期權,可以獲得比買現房更大的折扣。等房子交付後,即使不自住也可以開盤價轉賣給其他買房者,中間能獲得一筆不菲的差價,這就是炒樓花的由來。

當然,炒樓花需要建立在房價上漲,樓市供不應求的前提下。像去年香港樓價出現暴跌,短短幾個月內就腰斬了三分之一,讓炒樓花的人虧到吐血,紛紛選擇中途違約。

買樓花根據交錢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一次**清,這樣獲得的折扣力度最大。而另一種是根據樓盤的施工進度分期交錢,比如完成5%交第一筆錢,完成50%交第二筆錢等。

這種方式的折扣力度雖沒有第一種大,但對購房者來,所需承擔的風險也相對會一些。一旦樓盤出現爛尾,或者樓價出現暴跌的情況,購房者還有停止交錢、斷尾求生的機會,來減少自己的損失。

所以去年的樓價腰斬狂潮中,許多買了樓花剛剛開始交錢的投機客,就紛紛選擇了違約。這也直接導致了多家實力孱弱的開發商,一時間陷入資金周轉困難,最終有幾家沒撐過去,隻能破產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