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3 / 3)

這時候,即使再不敏感的人也已經發現不對勁了,這哪裏是“財神李”和各大地產大佬們準備掐架,他們這是聯手給香港市民奉獻了一場雙簧表演!既然連地產公司的老板都承認香港房價過高了,那麼香港各大報刊雜誌的編輯和記者們,自然再也不許顧忌這個以前一直不敢碰的話題。

香港的房價為什麼會漲得這麼離譜,一方麵是因為供於求,另一方麵是因為遊資炒作。而其實這個問題的原因也非常好找。解決問題的答案也非常清晰,那就是建更多的房子,讓供求關係重新恢複到均衡狀態,這樣投機者也就沒有了炒作的空間。

但建房子首先要有地,而土地是需要從港府手中批的。於是,輿論的矛頭慢慢的都開始集中到港府的頭上。話在以前,罵政府可不是香港報刊、雜誌們敢經常幹的事情。

要知道香港可是一個殖民地,港督在香港擁有的權利,遠比英國首相在唐寧街的權力要大。英國首相出台每一個政策,都會被艦隊街放在顯微鏡下來分析批駁,許多時候還會遭到在野黨的曲解和抹黑、民眾的抗議、議會的質詢。而港督在香港則是一言堂,連立-法局和行-政局的議-員們都是由他任命的。

不過這個情況在麗的電視被李軒收購更名為亞洲電視後,開始發生了改變。在李軒的要求和支持下,亞視開始增加時政新聞節目的播送比例,越來越多辛辣的觀點通過亞視的屏幕傳到每一個香港市民的眼前和耳中。

再民-主和高效的政-府,也不可能讓每一個民眾滿意。在某種程度上,它們之間其實是然對立的。港府要推進香港的民-主化進程,這正給了亞視為民立命的絕佳機會,要知道越民-主的地方,對政府的批判就越毫無顧忌。

港英政府是什麼?那是一個不受選-票監督和威懾的殖民政府,要抓它的辮子不要太容易。亞視剛開始還是選擇一些不太敏感的民生問題,慢慢的就開始逐漸深入。在一次又一次的論戰中,亞視的公信力逐漸開始深入人心,它代表香港市民發生的形象也逐漸被認同。

有亞視這個帶頭造反的榜樣,香港的其他媒體自然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大膽。比如像這次關於香港房價的論戰,最先把矛頭直指港府,反而不是亞視集團其他的媒體。

有一家報最先對港府高價賣地政策進行了質疑,並拿新加坡作為例子進行了明。香港長久以來的主流看法是港府高價賣地的收入,支撐著港府大部分的開支。如果沒有賣地收入,香港就必須大幅提高稅收來維持收支平衡。這樣一來會削弱香港作為******的競爭力,不利於出口導向型的香港經濟的長久繁榮。

但是,通過稅收來調節財富二次分配,遠比港府現在做法要公平得多。土地出讓金的大部分成本都是轉嫁到了中低收入者手中,因為他們的購房需求才是市場的主流。而控製土地拍賣,人為製造供需失衡,讓地產商、銀行等隨同港府一起,通過剪普通香港市民的羊毛,而大賺特賺。

而且因為香港的低稅率政策,富豪需要繳納的稅務成本遠比美國和歐洲等地要低,這樣進一步加劇了貧富差距的擴大。

而低稅率也未必不能維持政府的收支平衡,新加坡就是全球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國土麵積狹的新加坡,地少人多的問題比香港還要嚴重。但政府通過“居者有其屋”計劃,建造了大量的廉價公屋提供給國民,使得新加坡的人均居住條件要遠好於香港!

“亞洲四龍”中,韓國和台-灣的情況比較類似,而香港則和新加坡的條件比較類似。兩個各方麵條件非常相似的地區放在一起比較,才更能給人以深刻的衝擊力!許多香港人第一次發現,新加坡人生活的遠比自己幸福!(未完待續。)

sh_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