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為往聖繼絕學(1 / 3)

易茗心裏麵想的,其實比斐一班會更多一些。

如果能把魯瓦克白茶需要的空間,盡量移到修繕過後的易家祠堂。

那麼,廢棄水泥廠改造的廠房,就可以騰出至少一半的空間。

這樣一來,斐一班最近一有空就在研究的智能鎖,也可以擁有一個初創的空間。

可能不會很大, 但應該夠用。

智能鎖的設計,牽扯到的不僅僅隻有斐廠長留下的專利。

斐一班隔三差五的,就會有自己的想法。

從立誌設計一級方程式賽車,到每天倒騰智能鎖,斐一班的變化不可謂不大。

按照韓女士的說法,是【魯班傳人終於返璞歸真】。

沒辦法在設計上,幫助自己的男朋友, 易茗就盡量在其他方麵,提供更多的支持。

這樣一來,斐一班和易茗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都沒空出來時間再去找劉金洋。

他不是不管易家村未來十五年的采茶權了。

置之不理最主要的原因,是從易茗第一次帶他來易家祠堂說的話,裏麵找到了應對劉金洋的靈感。

緊接著把這個靈感發揚光大,直接想好了對策,就等最終的結果。

劉金洋最大的仰仗,就是易家村之魂今年的霜降茶。

如果靈光乍現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劉金洋手裏的合約壓根就管不到易家村之魂的身上。

反倒是劉金洋越來越經常地來到易家村。

次數之頻繁,比他過去十五年加起來的可能還要更多。

哪怕易家村的人再怎麼不待見,也阻擋不了他對於易家村之魂的執念。

一次一次地過來看。

這期間,最讓劉金洋意外的,是易茗和斐一班一改之前的急切,完全沒有想要和他坐下來談的意思。

好像根本沒有把采茶權更替的事情,放在心裏。

按照劉金洋原本的預想。

隻要他一出現在易家村,斐一班和易茗兩個人中間, 至少有一個人會在第一時間坐下來和他談。

結果他來了這麼多次, 愣是連易茗和斐一班的人影都沒看到。

還是在易存章罵罵咧咧的語言裏麵, 聽到了斐大仙在幫易家村修整祠堂。

劉金洋找了個機會,繞過易存章,悄無聲息地跑到易家祠堂準備一探究竟。

他真的是太好奇了。

這麼古板的易家村,怎麼會同意讓一個外人,去修整祠堂。

劉金洋是茶商,連接茶農和品牌。

比茶農更懂品牌,比品牌更接地氣。

茶商是容易接觸到茶葉的方方麵麵的人。

從種茶采茶、製茶開始,一直到包裝、營銷、售茶的整個產業鏈都有涉獵。

但也僅僅隻是涉獵而已。

說到底,他就是個賺差價的中間商。

和茶農比,劉金洋的收入要高很多。

和品牌比,又完全不夠看。

時間久了,難免心裏會有一些不平衡。

這些年,劉金洋也不是沒有試過自己搞品牌。

最後敗在了茶葉品牌的天價推廣費上。

在南方的很多城市。

在最貴的商業街。

在很大一部分店麵都堅持不了的一年的情況下。

品牌茶葉店經常都能屹立不倒。

周邊的店鋪每年輪換一兩遍,唯有賣茶葉和煙酒的看起來冷冷清清,實際上賺得比誰都多。

劉金洋就想有一家這樣的品牌茶葉店。

培養一批屬於自己的老茶客。

他曾經也有過這樣的機會。

對茶的喜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有時候,老茶客們隻是習慣了某個品牌調配的茶。

除了拍賣級的母樹大紅袍,人們喝到的絕大多數大紅袍, 都是拚配出來的。

在“騙”走易家村的采茶權之前,劉金洋基本都是在轉手拚配大紅袍的原料茶。

大紅袍的拚配,標配就是水仙調水,肉桂調香。

劉金洋在倒賣原料茶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合作品牌介紹給他的拚配大師。

這位大師調配了一款融合金牡丹,水仙,肉桂和瑞香的大紅袍。

四大品種的香型,經過大師的拚配,像麻花一樣,擰成了一股繩。

彼此融合,渾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