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段家虎女(1 / 2)

五更天,南鄉起寒氣,餘家石磨再次轉動。

大郎、二郎輕快的配合,兩位娘子在旁燒柴火,點爐灶,做早食。

二郎娘子見石房內冒熱氣,便知老娘又在弄她那‘羊脂豆腐’, 使勁劈柴,大聲說:“有人就是不聽勸,非要拖累全家才甘心。”

“家裏好不易得此營生,有人非要想方設法敗壞,真不知是老糊塗了,還是中邪迷心了。”

“光想著巴結官家夫人,也沒見得多少賞賜。”

“不如人家奉義大官人抬舉一次。”

“真是想死,我看趁早上吊!”

說著,她把柴刀一摔,轉頭回屋哭去。

大嫂看眼丈夫兄弟,跟著去寬慰弟妹。

大郎二郎放下手裏活,走進石房拜求娘親:“母親,官家夫人都已吃壞肚子,沒有怪罪已然是寬厚我等。”

“我看還是莫送了。今得奉義抬舉,家裏營生好起來。”

“憑我兄弟一雙手也能養活母親,不須娘再受累……”

二郎跟隨大哥說話,出言相勸老娘。

他們卻不知,眼下娘親非娘親,乃陰神執身。

餘氏轉眸說:“此事你倆莫管。昨日我思一天,知道哪裏不對了。這回豆腐不同以往,送去官家能得十兩封賞。”

“你兄弟不信,且等著看。”

大郎二郎無言出去,麵對各自妻子,唯有低頭磨豆。

……

辰時天亮, 紅日破開寒霧, 餘氏挎著竹籃豆腐,再叫楊七同去城裏見官。

二郎娘子遠遠看著, 又氣又憂,跺腳暗罵,無意間看到一對戴笠老少站在家門下。

老者含笑見禮:“娘子可還記得我倆?”

二郎娘子下石階見禮,笑說:“如何不記得,老先生多次在集上買我家豆腐,今日卻貴足踏賤地。可是來買豆腐?”

“是,但不完是。”

少年微笑說:“老師今日前來,是為了見一人,順帶買一塊豆腐。”

二郎娘子聽不大懂,問道:“你們與人相約在此見麵?”

“不曾約定。”

少年回答後,摸出一貫銅錢交她說:“我和老師尚未用早食,請嫂子多做兩碗,剩下便是豆腐錢。”

“這……這也太多了。”

二郎娘子接下臉麵就紅了,一掂量便知多少錢。

老者笑顏和藹:“娘子隻管收著,昔日劉奉義一兩銀子買你家一塊豆腐,作成十味文章,傳為坊間佳話。”

“我倆不過才給一貫錢,比之甚少。”

“老朽腹中解餓, 娘子快些。”

“哎!”

二郎妻不再推脫,進石屋跟家人笑說此事。

門外老少石階落座, 望東邊日出攀談。

“老師昨夜卜卦,算得君子到訪,不知他幾時能來?”

“君子朝日行,暮日歸,劉奉義必是早上下鄉。”

“你十六入真學,乃世間出類拔萃的奇才,但不可輕慢他。”

“劉世才獲封【奉義】之號,必有其道義,有道義者多半兼顧孟學。”

“由此看,他極可能乃孔孟雙才。”

“老師所言甚是,我當禮敬他。我之所以少年入學,皆憑借前世功,不知他是否也如此。”

聞弟子之言,老者不與他論此事。

片刻,大娘端兩大碗豆腐進屋,二娘則來請他們吃去。

這一大碗管夠苦力吃飽,二郎娘子原以為他們吃不下。

豈料這倆老少,誰也不輸誰,斯斯文文吃幹淨。

她轉頭告訴丈夫、大哥、嫂嫂,三人誰都不信,直到看見空碗驚奇。

這時,東城酒樓倆夥計闖入,告訴他們:“快到村口迎接劉奉義,他要來你家。”

餘氏兩兄弟各都愣神,大娘子仿佛聽岔了,追問:“小兄弟說誰?”

兩夥計相視而笑,齊聲道:“劉奉義。”

響亮之音傳出石房,使堂屋歇坐的老少都聽見。

他們看著一家人舍了活計,在酒樓夥計帶領下奔出家門。

南鄉村口,鄉民聚眾,圍觀牽馬入鄉的劉世才、楊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