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168 不是偶然(1 / 3)

“喲西,剛才飛跳切彎的速度是真的快,完全超乎了以往對於新人車手的認知。”

“難怪林向北能拿到中國車王的頭銜,並且在ROC國家杯賽道上一舉成名,確實不愧為中國的天才車手!”

木村一雄從導播鏡頭之中,看到林向北這一係列行雲流水的操控之後,都忍不住稱讚了兩句。

這就是日本人崇拜強者的天性,因為林向北這一通操作實在太驚人,甚至可以說已經超越了亞洲拉力車手的水準。

至少木村一雄之前在任何亞洲拉力賽事中,都沒有看到過如此精準迅速的飛跳操控,他有一瞬間自己是在看WRC賽事的錯覺!

旁邊的托馬斯見到這一幕之後,臉上的表情有些鐵青,職業經驗告訴他,林向北這一次操控的含金量有多麼驚人。

畢竟澳洲職業賽車,在狹義亞太地區是最強的,別說什麼拉力賽事,就算是F1裏麵都出現過馬克·韋伯這種一流F1車手,而日本的小林可夢偉,可能在F1裏麵連二流都算不上。

職業認識跟準則,讓他無法貶低剛才林向北的操控,但是在心理上麵他有些接受不了,為什麼一名中國新人車手,能強悍到這種地步。

這已經不是什麼發揮問題,就算是給克洛克超水平發揮,都沒有在以往比賽中見識過這種精準操控!

“確實速度很不錯,不過比賽還有很長一段賽車,中國新人很明顯沒有什麼保胎想法,後續賽事中隨著輪胎磨損,抓地力將會大幅度下降。”

托馬斯終於找到了林向北一個可能的隱患,那就是他為了追求極致的過彎速度,在彎道漂移過程中,其實有很多無意義的擺動。

要知道拉力賽車的釘胎,雖說上麵都是特殊金屬釘子,但其實在強度跟耐磨度上麵,是不如傳統橡膠雪地胎的。

過多的漂移跟擺動,如果路麵環境足夠泥濘或者“軟糯”還好,稍微遇到一些堅硬點的碎石,很容易就會把釘子給磨損掉。

一旦釘子掉落的差不多,就得麵臨兩種選擇,要麼就是車技高超不在乎,硬生生的開到指定維修區裏麵,將得到20分鍾的維修時間,或者硬撐到整天比賽結束,將會得到45分鍾的維修時間。

不過估計沒有哪個車手,能撐這麼長的時間,畢竟這不是一兩個彎道喪失抓地力,而是數十公裏的賽段上,可能數百個彎道都沒有抓地力,誰敢保障自己不犯失誤?

所以這就必須得麵臨第二種選擇,那就是自己從車上拿出備胎進行更換,整個過程可能需要1到2分鍾。如果你能達到勒布跟他領航員丹尼爾的極致配合,也許可以在一分鍾之內完全換胎,就跟紅牛F1車隊,把進站換胎時間給極致壓縮到2秒以內那樣。

隻是這樣的用時,絕大多數車組都很難做到,而且就算是做到了,一分鍾的時間也足以丟掉冠軍。

這就是為什麼,老酒鬼一直強調拉力賽保胎的原因,很多東西並不是他願意穩跟保守,更多還是提前想到了後果。

“我覺得中國車手北肯定也是考慮到這種問題,他還裝了兩條常規雪地胎,算是後手吧。”

木村一雄幫助林向北解釋了一句,他很早就關注到林向北用了比較罕見的交叉搭配方案。要知道劄幌賽道幾乎全程冰雪,並沒有複雜的地形路況變化,所以沒必要考慮非主流冷門的交叉搭配方案。

相反這種方案,還會降低賽車在冰雪路麵的抓地力,增加操控難度,對於新人車手來說並不是那麼友好。

隻是隨著林向北速度越來越提升,他突然意識到這可能就是後手,常規雪地胎抓地力是不如釘胎那麼好,但是在耐磨度上麵就要遠遠的超過釘胎了。

就算是釘胎磨損厲害,至少雪地胎還能提供一定的抓地力,不至於變成像光頭胎那樣的打滑。

賽前很多人都認為林向北是個純新人,隻看到了第一層的速度,沒想到他都已經看到第五層了,真是厲害啊!

林向北是沒辦法知道木村一雄心裏麵的想法,如果他要是知道了,估計會伸出大拇指稱讚一句,你他娘的真是一個人才啊,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事情,你卻幫我提前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