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54章 第五十四回(1 / 2)

皇上聖旨已下斷不是說笑,簡報八百裏加急向全國各州縣傳遞信息,全國人民都知道了。而從容在等待一個時辰後終於等到了自己的父親。

“皇上的身體應該是不行了。”薛國公書房內,薛家諸男人以及琮般都位列其座,都在聽世子薛城寧說話,“聽傳遞的消息,皇上前陣子不小心得了風寒,自那以後身體就逐漸垮下來,前幾天準備歇下時更覺胸悶氣短差點昏厥。今日在朝會上突行此舉,恐怕是已經著手準備了。”

世子話音沉重。細數曆代皇權更迭明裏暗裏總會鬧得滿城風雨,薛家作為太子妃的娘家、未來的國丈家早已經被拉入了漩渦中心,再想明哲保身就難了。薛國公一直保持沉默,在薛城寧話語告一段落時突然開口問道:“皇後怎麼說?”

薛城寧很意外,隨即他立刻想到了五皇子——那可是現在的皇後所出,難保對皇位沒有想法,更何況朝中支持五皇子的人也不在少數。不過令他納悶地是,皇後似乎無意讓自己的兒子榮登大寶。對此薛城安認為她應該是有恃無恐:“元後早薨,四皇子自幼就是她帶大的,不管是四皇子還是五皇子登基,她都是唯一的皇太後,自然無謂。”

可英堂卻覺得此事沒有這麼簡單:“可那是至高無上的權位,五皇子難道真的甘心一直屈居人下?自大妹嫁後我也經常去四皇子府邸,十有八九都會遇見五皇子,入朝為官後也時常看兩人走在一起,偶有幾次瞄見五皇子看四皇子的眼神隱約透著陰狠,隻怕兩人並不似旁人所說的和睦,至少在五皇子心中早有了嫌隙。”

薛國公臉上隱隱浮現為難之色,正思索時無意中瞟到了一直靜坐的琮般,遂詢問他的看法。後者卻是道:“與其防範五皇子,不若盯著七皇子。”

此話一出,其他人一驚,而薛國公卻讚賞地看了他一眼。

“說說看,為何要盯著七皇子?”他鼓勵道。

琮般道:“皇上早在四皇子成親後就經常帶著他批閱奏折,指點他處理政事,隻怕早在這時就已經將之當成繼承人看待。五皇子與四皇子一道長大,若是四皇子登基隻要他不犯大錯那就是鐵打的最為尊貴的實權王爺。而若五皇子意圖皇位,那麼就會發生皇上皇後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即手足相殘,可能皇上一怒之下覺得兩人都不堪其位繼而兩人都遭厭棄,得益的恐怕就是七皇子和他的生母,皇後自然會約束五皇子不可違拗聖意。至少在皇上薨逝之前,五皇子不會貿然出手。”

其他人若有所思。薛國公讚同地點點頭,示意他繼續。

琮般接著道:“七皇子生母位份不顯,之前隻能依附三皇子,三皇子倒了後才漸漸在朝堂上嶄露頭角。縱觀他為三皇子獻策謀劃的這些年足可知其並不像表麵看上去那般無害,否則如何令三皇子這個不通政事的人達到可與四皇子抗衡的地步?無論是拉攏高陽還是在啟出金礦時的雷厲風行,該隱忍時做小伏低,該出頭時鋒芒畢露,恐怕三皇子也不過是塊墊腳石罷了。”

聽他這麼一說英堂倒想起一件事來。他奉旨與七皇子一同前往撫州啟出金礦,以查稅之名作掩護令七皇子可以在不驚動當地官員的情況下順利提煉金子並秘密帶回國庫,當時未曾在意,可如今想來是否太過順利?就算是有他交出藏在鬢花裏的藏寶圖,可那地兒本就在深山老林地形複雜,連當地進山經驗最豐富的老獵人都要拿著圖比對半天,但七皇子自進山之後除了金礦所在地也就是藏寶圖所繪製之地不知在何方需要老獵人帶路,對那之外的地兒卻有些熟悉,雖然不明顯,可英堂注意到他幾次都在隊伍要拐到錯誤方向時隱晦地提醒,就好像曾來過一樣。還有高陽派遣暗中守護金礦的人,貌似其中一部分對七皇子十分恭敬,遠超出另外一批人。

英堂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忙告訴了祖父和父親。他們顯然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事,一時間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