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20章 心悅(1 / 2)

話分兩頭。

澹台瑜於今日一席話間方知墨清涯一二,從前隻當他中規中矩,板正如蒼鬆,但這鬆是參天鬆,高聳入雲,雲遮霧繞的,叫人看不真切。

如今詩社座談後,便覺他仍有幾分圍場初遇時的青竹少年之感,少年如竹,竹葉上滾動的露珠正如少年時而流露出的一絲真情實感——陷入陷阱時無措卻強作鎮定,提及生母時悲愴卻強忍不發,雖短暫易逝,卻晶瑩生動。

以至於後來很長時間,澹台瑜在明德院遇見板正如蒼鬆的墨清涯時,總很難將他與那個青竹少年聯係在一起。

次年仲春驚蟄。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大昭朝驚蟄日貫有的習俗是祭祀神明,勸課農桑,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說是祭祀神明,更多的有踏青遊玩的意味。

這日,依製皇帝要率領後妃皇嗣宗親朝臣去郊外山寺祈福。

澹台瑜一早起來梳妝後,就隨著父親與澹台瑾一道入宮隨駕前往郊外。作為朝臣子女,她與澹台瑾本不用去,奈何皇帝欽點過,凡是需皇嗣出席的重大宴會場合,澹台瑜、澹台瑾、蕭羽同樣得出席。

祭祀禮成,聖駕宿在了靈泉寺。靈泉寺位於半山腰,因寺廟後山有一眼甘甜的清泉而得名。靈泉寺本是皇家寺廟,寺內規模宏大,可容百餘人留宿。

男賓宿在東側廂房,女賓宿在西側廂房。是以澹台瑜與澹台瑾及世子皇子未在一處。

在分配好的齋房收拾妥當後,澹台瑜便領著袖月出了寺門。

二月的風輕柔地拂過臉龐,山道旁碎如星子的野花漫山遍野,目之所及都是春意盎然。

澹台瑜走在前麵,沿著山道走走停停,呼吸山間清甜的空氣,一路遠眺仲春圖景。

走到一處露台涼亭歇了腳。

袖月將手中提著的食盒打開,端出一碟雪梨山楂糕,又打開水囊倒出一杯梨汁遞給澹台瑜,“小姐您嚐嚐這冰糖雪梨汁,夫人特別囑咐了這是給您備下的,多放了好些冰糖呢。驚蟄呀,民間的習俗就是要吃些梨子。”

澹台瑜自是心喜母親的貼心,心裏又開始掛念起她來。好不容易明德院放假幾日,她和阿瑾卻都得隨駕出行,不能陪伴在母親身邊。

“袖月,這裏又無旁人,你也坐下吧,走了一路怪累的。”

澹台瑜喝了一杯梨汁,又捏了一塊雪梨山楂糕在嘴裏細品著。雪梨山楂糕入口即化,清香爽口,又無過多甜膩,實在好吃得緊,這般口味,澹台瑾也是愛吃的。她望向盤裏的糕點,尋思著給澹台瑾留幾塊,山寺齋飯清淡,他這幾日想必會是食欲不佳。況且剛才出門散步走得急,沒過去找他一道來,這個跟粘豆包一樣粘人的弟弟,不知會氣得怎麼吹胡子瞪眼呢。

“袖月,糕點我吃兩三塊就行,待會回去了把剩下的包起來給阿瑾和父親送過去。”

“小姐您就放心吃吧,將軍和少爺的份兒,我都備好遣人送過去了。”

澹台瑜聞言才優哉遊哉地欣賞山間美景,又進了幾塊糕點喝了兩杯梨汁。

“小姐,我們出來有好一會兒了,免得將軍和少爺待會心急滿寺廟的找您,坐一會兒就回去吧。”

“坐坐就回去。”

“良辰美景奈何天,何必著急回去呢。”熟悉的聲音從涼亭另一邊傳了過來。

澹台瑜轉身向聲音來源看去,果然來人是五皇子。

“五皇子貫是孝順,才安頓下怎的不向貴妃問安,這就有閑情雅致溜出來了。”澹台瑜語氣輕快卻夾雜著一絲促狹,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