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25章 西征(1 / 2)

“老臣以為大有不妥,”在聽完了那人所奏之事後一直未吭聲的太傅謝安寧突然出言反駁,“澹台瑾雖是天縱奇才,但缺乏實戰經驗,六皇子從未有過協同作戰的經曆,派遣他二人領兵打仗,恐怕會使得番邦嘲笑我朝無人可用,還望陛下三思。”

一番話說完,年事已高的謝太傅有些上氣不接下氣。但他執意如此,是為了自己的不忍。不忍看到兩個學生淪為朝臣黨同伐異的犧牲品。

“太傅所言甚是,”一旁與將軍府親厚的朝臣接著說,“依前麵幾位大臣所言,澹台瑾之所以是不二之選,是因為澹台家與西北邊軍的關係非比尋常,可是,澹台瑾並非澹台家的血親,西北邊軍買不買賬另當別論,單就稚子掛帥這一點,不能服眾。”此人也是不忍將澹台翎的愛子置於險境。

“是啊……”

“言之有理……”

“依微臣之見,監軍與領兵之人,應再做打算。”

“陛下,臣愚見,”二皇子一派的臣子出列道,“澹台瑾不是血親,可澹台家還有一嫡親女兒……”

“笑話,”沒等元豐帝發話,有人出言反駁,“我泱泱大國豈能派一弱女子出征,顏麵何存?此般無稽之談就免了罷。”

“非也非也,大人勿動氣。且聽我說完。既然澹台瑾是將領的不二之選,眾位現在所擔憂的不過是西北邊軍與澹台瑾之間的親疏關係,若是陛下能封那小鳳凰澹台瑜為特使,命她攜賞賜隨軍出征,前往西北慰問將士犒勞三軍,以彰顯天子隆恩,邊關將士身沐皇恩,豈能不盡心盡職?”

頓時金鑾殿中鴉雀無聲,似乎都在靜靜地思量這番話。

“這……罷了,此事容後再議。”元豐帝擺擺手,大朝會就此結束。

在內監一聲“退朝”的唱喏中,百官如潮水般退出殿內。

“你是豬腦子嗎?為何要提議澹台瑜與他們一道前去?你是嫌老六他們與她的接觸還不夠多嗎?”走出大殿數百步後二皇子在僻靜的轉角踢了方才如此提議的臣子一腳。

臣子生生受了這麼一腳,陪笑道,“殿下有所不知,澹台瑾夠年輕,是最好的人選,隻是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毛頭小子身邊,我們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六皇子……”他用手在脖子比劃了一下,“既然他的身份惹人非議,那就再派一個名正言順的澹台家的人。其次,能除掉六皇子固然是好,若是不能,略施小計他輕則受傷重則性命垂危。皇子受損,作為主帥的澹台瑾難辭其咎,六皇子與澹台家的梁子就算結下了。澹台瑜日後又怎能嫁給他?”

二皇子微蹙眉心,顯然將他的話聽了進去,“可是,澹台翎一離京,我們就將他的一雙兒女送往前線,不免有苛待忠臣之嫌,會落人把柄。”

“這點殿下安心,方才微臣隻是提議,誰人又知是殿下授意,況且最終抉擇是在陛下手中,旨意是由中書省草擬並發出的,事後論起來,又和殿下有什麼幹係?”

二皇子再想說些什麼,一時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同樣對冊封澹台瑜為特使的提議糾結的還有當今的天子,元豐帝。

散朝後他連朝服都沒換,直奔太後的寢宮。

“皇帝,你方才所說,哀家聽明白了。雖然你是在問哀家願不願意那丫頭同著我的孫兒前去,可你心中已有答案了。哀家就一句,你是皇帝,心中如何想就如何去做。”羅漢床上坐著的太後慈眉善目,用手拍拍皇帝的手。

“母後……若世人論起,單就苛待忠臣之後一條,朕就得被吐沫星子淹死。”

“忍常人不能忍,是為天子。無論監軍是誰,澹台瑜非去不可。身為將門之後,又是將來入主中宮之人,於忠於孝,她責無旁貸。皇帝無需有過多顧慮,權當一次考驗。”

太後自是願意讓澹台瑜與自幼養在他膝下的墨清涯一道前去,兩人有個照應,加之前線危機四伏,人在危險的處境容易產生相依為命的感覺。她這是在幫孫兒升溫與未來孫媳的感情。

太後的一番話打消了元豐帝的顧慮,他終是舒展了眉頭,隻思量著何時頒布旨意。

炕桌上置放的累絲香爐生出嫋嫋白煙,氤氳在兩人之間,模糊了麵容。羅漢床上端坐的這對高貴顯赫的母子,各懷心事地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