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眼已是冬至。
冬至是大昭朝最為盛大的幾個節日,寓意陰極陽升、萬物生長。有詩雲:“都城開博路,佳節一陽生。喜見兒童色,歡傳市井聲。”
在這一天,皇宮通常會舉行祭天儀式,今年也不例外。
是日,元豐帝率領百官在金水橋麵朝東南方向迎接太陽,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而後,在含元殿前接受百官及番邦朝賀。
朝賀過後,即是宴飲。
冬至的宮宴百官及親眷都會出席,澹台瑜作為將軍之女和陛下親封的長樂郡主自在其列。
她坐在席間遙看元豐帝提筆寫著今年的九九消寒圖。冬至是數九寒天的開始,即從冬至開始,每九天分為一個“九”,共分九個“九”,數到八十一天時便“九盡桃花開”。
所以冬至有個習俗是畫九九消寒圖,即寫九個九畫的字,每過一天塗一筆,塗完整幅字便是春分的節氣。
“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內侍高舉元豐帝筆走龍蛇的幾個大字,由著殿內眾人念出來。
皇後看了一眼消寒圖,用讚賞的口吻對著元豐帝說,“陛下的墨寶更為精進了。”
普天之下,隻有太後皇後有資格在宮宴場合對皇帝的書法做出評價。
雖說帝王喜怒不形於色,但誰聽了讚美的話不會高興。元豐帝聽了皇後的話很是舒心,開口道,“何廣德,叫人將這幅圖貼到皇後的雍華宮去。”
“臣妾多謝陛下賞賜。”
皇帝親手所書的消寒圖隻有一幅,其他人隻能拿到旁人臨摹的,皇後得到這份賞賜自是珍貴無比。
宸貴妃適時舉杯開口道,“陛下與娘娘伉儷情深,真是羨煞旁人。我大昭帝後和睦,實乃百姓之福。”
宸貴妃永遠一副溫柔解語花的模樣,聲音也柔柔的。
元豐帝與她遙相對飲,眼裏柔情似水。
宴會過半,宸貴妃望了一眼貴女這邊,轉而和皇帝竊竊私語,嘴角止不住的笑意。
隻見元豐帝恍然大悟般,開口說,“要不是愛妃提醒,朕差點忘了。禦花園的臘梅花開了,香氣撲鼻,你們年輕人最愛熱鬧,去看吧。”
有了皇帝的命令,青年男女們哪敢不遵旨,紛紛走去禦花園。
餘下的朝臣命婦雖各有各的心思,但殊途同歸,誰不知道皇五子皇六子到了大婚的年齡,今上搞這麼一出,不就是在給他倆相看王妃人選。
如今京都中名氣最盛的女子,一個是將軍府的澹台瑜,一個是謝太傅的孫女謝以真,一個是鄭國公的女兒鄭盼。
恐怕人選已經內定好,隻等走六禮了。相看隻是走個過場,來日賜婚時有個兩情相悅的美名。
太液池旁的臘梅開得正好,嫩黃的臘梅綻放再堆滿雪的枝頭,仿佛給冬雪都增添了香氣。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臘梅與冬雪爭奇鬥豔,美不勝收。
年輕人從含元殿出來都四散開來,與各自的夥伴一道遊玩。
澹台瑜正望著一枝梅花出神,被墨清泊突然的一聲打攪了,“阿瑜,你怎的今日都不理我?”
墨清泊方才在宴席上遙遙望過澹台瑜幾次,她都沒理他,每次眼神故意地錯過,不是在與她旁邊的人說話,就是對著他身邊的隔空舉杯。
墨清泊終於遲緩地意識到,澹台瑜在躲著他。
澹台瑜抬眸瞪了他一眼,心想為什麼?你自己清楚。
墨清泊委屈地望向她旁邊的袖月,做口型問“你家小姐怎麼了?”
袖月看澹台瑜一直不說話,在旁邊比她還急,終於逮著空插話說,“還不是因為殿下你和謝小姐……”
袖月話還沒說完就被澹台瑜止住了,“袖月,你再說我連你都不理了。”說罷澹台瑜轉身就走。
墨清泊從三言兩語推斷出了前因後果,原來澹台瑜是在生他和謝以真的氣。不過關謝以真什麼事?他來不及多想就拽住了澹台瑜,“阿瑜,什麼事我們好好談一下可以嗎?是不是其中有什麼誤解?”
“還誤解?倘若不是我撞見你在密會佳人,你打算瞞我到什麼時候?幹脆等你倆拜堂那天再告訴我得了,可憐我跟個傻子一樣還時時想著你……”
澹台瑜帶著哭腔,將這幾天的委屈盡數倒出來。
墨清泊總算是聽明白了,是因為那天的事。他摸摸澹台瑜的頭頂,“傻瓜,那天的事你看見了?但你是不是沒聽見我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