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思考片刻說:公台計策雖好,但如何能保證董卓會出兵。陳宮繼續說道:臣聽聞董卓好色,後宮美女比皇帝還多,可以美色誘之;董卓近臣李儒貪財好利,但明白隻有西涼亂洛陽才安全,絕不會希望一方獨大甚至滅亡,所以臣打算先賂以金帛,再曉以厲害,儒必會向董卓進言。等董卓出兵之際,主公再派一員上將派騎兵出武威,屯兵於安定郊外,與安定成犄角之勢。敵軍攻城,則我擊其尾;攻我,則龐將軍攻其頭。如此,敵軍見久攻不下士氣必衰,糧草不支,又兼董卓在其側必退則。到時是追擊拿下長安還是收複天水就全憑主公決斷。
眾人聽罷一身冷汗,韓遂首先開口:得先生一人勝得十萬雄兵。但還有一處援兵公台怎麼不用。陳宮:主公但請賜教。隻見地圖攤開,韓遂手指一指:羌人。接著說道:羌人一直有入大漢之心,我意派一人攜金銀美女說服羌人出兵,並且許諾攻下城後可隨意搶掠三天,則必出手相助也。
公台聞言大驚。“主公不可呀,異族乃我大漢死敵,武帝時期打得各族臣服,如今漢室衰微威勢大不如前,各族蠢蠢欲動,現在這這無異於是引狼入室,主公三思啊。”
“公台不用說了,非常時期當用非常手段。我義兄有一女名曰馬雲祿,年方二八。此次便由公台攜此女出使洛陽,務必說服董卓出兵”。其餘人等聽令:命龐會出使長安,命馬休出使羌,命顏良領2000騎兵5000步兵馳援安定。眾人:諾!
一月罷,周瑜下令兵發安定,全軍來到安定城下。
洛陽城內,董卓正在考慮是否出兵,這時下人稟報李儒求見。儒是來請太師出兵的。董卓問:此時出兵師出無名,無實利又擔罵名。李儒勸誡:此時出兵正當其時,韓遂是朝廷親封的西涼太守,現在無故遭到攻打,太師掌天下權柄,於情於理都應該調節問清楚緣由才是;另一方麵隻有保持長安與西涼方麵的矛盾,這樣才對我們有利,現在山東諸侯虎視眈眈,亂起來我們才能從中得利。此次出兵能打下長安最好,能迫使長安方麵從西涼撤軍,那韓遂必會對太師感恩戴德,太師再對其加以封賞,以後韓遂就是太師釘在雍涼的一顆釘子。
第二天,董卓下令李確為主將,李肅為副將,華雄為前鋒發兵30000進軍潼關。同時羌人發兵50000進攻天水。得到消息的賈詡急忙跑了進來,我下令情報組把消息立即發往前線,讓公瑾決斷。這邊召集文武商量對策,如今長安城內隻有3000守軍,潼關2000守軍,是戰是和。有人建議把前線部隊撤回來,全力防守潼關;有人建議與韓遂講和,雙方休戰;有人建議派使者入洛陽臣服董卓換取高官厚祿。
我決定了,死戰到底,諸位有什麼辦法就暢所欲言吧。”頓時大廳內一片安靜。陳群率先開口:主公不可呀,敵軍數倍與我且我軍主力盡在西涼。長安城內糧草供給前線大軍尚且捉襟見肘,現在又要分兵實在是不明智啊。“我又何嚐不知,此非我所欲也。但是別人都欺負到我頭上,如果這次服軟那下次呢,再下次呢。長文啊,當今天下隻有你強,別人才會尊重你,害怕你;你弱你就活該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