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第一百零九章,士變納降(1 / 2)

蔡瑁聽聞,心中疑惑,朝諸葛亮道:“給我留條活路?”

諸葛亮神色一正,朝蔡瑁道:“不錯,大都督,你蔡家乃是荊州第一士家,門生故吏遍布荊州,如果執意鏟除你蔡家,荊州實力將大大受損,現今天下,河北袁紹已死,袁譚、袁尚相互碾壓,劉備滅此二人隻在朝夕,司隸曹操滅袁術,盡得豫州之地,江東孫堅,也與士變在鬱林大戰,如今我荊州寸土未占,一旦滅掉蔡家,將會自損八百,不須時日,我荊州就會被各路諸侯吞並,所以我想請大都督在長公子繼位大典上,支持長公子,作為回報,蔡家我分毫不動,江陵大營虎符我也物歸原主。”

蔡瑁聽聞,神色黯然,心中猶豫不定,少頃,蔡瑁起身朝諸葛亮作揖道:“蔡瑁參加軍師。”

諸葛亮見蔡瑁終於納降,便忙把蔡瑁扶起,朝蔡瑁道:“大都督顧全大局,孔明深感佩服,大都督受孔明一拜。”

說罷,孔明朝蔡瑁就要鞠躬作揖,雙臂卻被蔡瑁死死按住,蔡瑁勁大,諸葛亮見拜不下去,便收起姿態,朝蔡瑁笑道:“大都督真是孔武有力,待主公伐蜀之日,大都督必為先鋒。”

蔡瑁聽聞,頓時眼睛一亮,朝諸葛亮道:“孔明軍師,你說長公子要伐蜀?”

諸葛亮笑道:“大都督噤聲,此等機密,還是勿要泄露為好。”

蔡瑁見狀,也大笑道:“軍師所言甚是,甚是。”

說罷,蔡瑁又哈哈大笑起來。

數日後,劉琦繼位漢楚王。

……

交州,鬱林城外,孫策大營。

周瑜風風火火地走進大帳,朝孫策道:“伯符,這鬱林城實在難攻,我軍已攻數日,卻均告失敗。”

孫策聽聞,也心中焦急,朝周瑜道:“公瑾,這該如何是好?要不明日我親自帶兵再攻一波?”

周瑜聽聞,擺了擺手,朝孫策無奈道:“伯符,無用,這些日子你都親自帶兵攻了數十次了,不也無果。”

孫策見周瑜也無計可施,怒罵道:“這士變老兒,見野戰打不過我,卻甘願做縮頭烏龜,縮在鬱林城不出來,真是氣煞我了。”

周瑜見孫策破口大罵,卻失聲笑道:“伯符,要是罵就能把士變罵出來,我早就開罵了,咱倆還是想想接下來對策吧。”

孫策見狀,也冷靜下來,朝周瑜道:“公瑾,你腦袋活,你想一想我們接下來該如何,如今這鬱林城,我軍久攻不下,我軍是繼續攻打,還是退回東吳?”

周瑜見孫策萌生退意,便強烈阻止道:“伯符,不可退兵,如今河北戰事焦灼,袁紹雖死,但袁譚得並州守將張燕支持,聲勢越旺,張燕已經連退徐晃、張遼、太史慈、高順、張飛等將……”

周瑜話未說完,就被孫策打斷,隻見孫策好奇道:“張燕?就是黑山軍張燕?他武力竟如此高強?能勝劉備數員大將?”

周瑜聽聞,朝孫策道:“伯符,我正想與你探討此事,事出反常必有妖,河北四庭一柱,哪一人不比張燕名聲響亮,結果皆敗於劉備諸將之手,一個黑山張燕卻能力挽狂瀾,以我觀之,這定是劉備詭計。”

孫策聽聞,頓時好奇道:“公瑾,說說這是何計?”

周瑜思忖片刻,隨後緩緩朝周瑜說道:“以我觀之,要麼就是劉備的誘敵深入之計,要麼就是張燕已反,他和劉備故意演給袁譚看的,好早一機會賺開鄴城。”

孫策一聽樂了,朝周瑜道:“公瑾,那袁譚麾下就沒有人能識破此計?”

周瑜搖了搖頭笑道:“能識破此計的,天下寥寥數人,河北田豐、沮授皆在此列,奈何田豐現在還在鄴城大牢裏押著,沮授又遠在薊,袁譚身邊皆是庸人,如何識破?”

孫策見周瑜自賣自誇,笑罵道:“好你個周公瑾,不光自賣自誇,還罵我是庸人。”

周瑜聽聞,笑道:“伯符,口誤口誤啊!休要在意。”

隨即周瑜又繼續道:“不需一月,鄴城必破,鄴城一失,袁尚便孤立無援,河北戰事也將尾聲,荊州劉表新喪,我本以為劉琦、劉琮會相互廝殺一番,沒想到諸葛亮果然名不虛傳,兵不血刃讓劉琦繼承王位,並收蔡瑁歸心,此人日後將是我東吳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