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位很有名的心理專家,最擅長分析他人的心理,他會隨時隨地分析別人,他最擅長的就是通過別人的畫來分析這個人的心理。有一天,他舉辦了一場活動,許多人慕名前來進行心理谘詢,其中有一位修行的禪師。
心理學家像往常一樣,讓人們各自畫一幅畫,有的畫了藍天白雲,有的畫了花草樹木,有的畫了動物,有的畫了一些圈圈點點……而隻有那一位禪師,拿著筆在空中比畫了幾下,然後就將筆放了下來。等大家都作畫完畢後,心理學家走到那些人麵前,並且根據那些人的畫對每個人作了分析,給別人指出問題,然後給別人意見,你該如何如何……可是,當他走到這位禪師麵前的時候,看見他麵前放的依然是一張白紙,上麵什麼都沒有,於是就問:“我不是叫你畫一張畫嗎?你畫好之後,我幫你分析你的心理活動啊。”禪師回答道:“我已經畫了啊,隻是你沒有看見而已。”這時隻見那位心理學家望著那個禪師桌子上的一張白紙,頓時啞口無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本來是多元化的,因此事情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太多好為人師者,那些喜歡自稱專家、學者之人,或是因為過於自卑或是因為過於自信,都喜歡對別人指指點點,唯獨沒有對自己進行解剖。那種唾沫飛濺、振振有詞、語氣獨斷、咄咄逼人的人,更多隻是想顯擺一下自己。
社區有位老張,非常熱心,樂於助人。但是他這熱心有點過,不管什麼事他都上去幫忙,好為人師。他家剛買了台電腦,工作人員上門安裝時,他跟著看了半天,還讓工作人員教他怎麼裝電腦,他自己也試著裝了一遍。從此就號稱自己是電腦通了。有天鄰居家的電腦出了點問題,要拿去店裏修,他見到後說:“我先幫你拆開看看,沒準是些小毛病,我就幫你修了。要是大問題再送去。”對方還在猶豫時,他已經把電腦拆開了,結果鼓搗了半天,不但沒修好,反而把人家的電腦燒了。
好為人師的人,他們總是自以為是,就要顯得凡事比你懂得多,不會隨著趨勢的變動而改變。如果自認為是老師、自認為有所得而教人家,會出差錯的。這個差錯、這種罪過由誰來承擔呢?當老師的人自然難辭其咎。所以,我們切忌自命不凡,覺得自己學有所得,就到處去指指點點。
唐工是單位的炒股牛人,他入市早,賺了些錢,他得意地自稱為炒股天才。不管在單位還是去市場買菜,隻要碰到熟人,必定扯住人家聊股票,指點迷津。小趙是位剛入市的新股民,有時會虛心向唐工請教,唐工熱心指點,先後向小趙推薦了五六支股票。結果,每支都讓小趙賺到了錢。不用說,這些也都成為老唐自吹自擂的憑據。可是,即使有經驗,也不能整天高談闊論,許多想法都不著邊際,別人若順著他的思路走,每天能繞上地球好幾圈。遇上人家趕時間,不幸被他拖住大講股票,非得急死。有天,他又給別人指點股票,鼓動對方投資一支他看好已久的股票,對方一再質疑,唐工說:“信我沒錯,我有多年經驗,再說你看我指點小趙的那幾支股票,都很成功。”在唐工的忽悠下,對方將一年的積蓄都投資在這支股票上。然而,股市沒有按唐工所說的走勢運行,對方全被套住,虧損了一大部分。對方讓唐工承擔其損失,唐工卻覺得這不合理,自己是提了意見,可是幾句話的事怎麼能讓他承擔責任,於是兩個人鬧上了法庭。本來是個幫助人的事,最後鬧到這樣的結局。
《孟子·離婁上》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意思就是說人的毛病在於喜歡當別人的老師,指不謙虛,喜歡以人師自居。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把別人當傻子,反而害了自己。助人固然是件好事,但有些人會為此誤導了別人,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好為人師的人,去指導別人是在追求那種被別人感謝和仰視的感覺,為了享受在給別人解答時的那種居高臨下的過程,無論他所給出的答案是不是正確的。
好為人師者的根源在於過度自信,認為自己高明,自以為是,總認為他掌握著真理。古人訓:“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其實我們很多人,總喜歡用自己的標準和看法來衡量別人,殊不知這樣做,卻是將自己給困住了。世上沒有誰的話能一句頂萬句,沒有人能講得句句是真理。學無止境,誰都不會是別人永遠的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樣的謙遜態度因此就顯得難能可貴,懂得謙虛才是一種讓人敬佩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