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寧渝的打算就是繼續堅持原先的對策,返回到九江的軍內,然後率軍攻破安慶,從而開始威脅清軍的後路,隻要拿下安慶,康熙心裏恐怕就慌了。
寧渝在收拾好戰場之後,安頓好了武昌城內的諸多事宜,便又率領四百多名親衛準備返回九江軍內,這一仗打傅爾丹雖然幹淨利落,可是複漢軍的傷亡也達到了三百人左右,像寧渝的親衛就足足損失了七十多人。
眼下的戰爭模式就是這樣,光靠槍炮很難徹底解決清軍,到最後難免還是需要肉搏來解決,當然這也跟眼下複漢軍的裝備有很大關係,在目前複漢軍列裝的火炮裏,開花彈的數量依然不太多,更多的還是實心彈,在殺傷效率上自然會畢竟低。
原因也很簡單,相對於實心彈而言,開花彈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可能比清軍強一丟丟,但是強不到哪去,其次製成開花彈的成本和時間,也都畢竟高,處於這些原因,因此複漢軍沒有裝備太多的開花彈。
寧渝也抽空去漢陽槍炮廠視察了一番,目前整個漢陽槍炮廠與之前已經大為不同,大量的設備和人員都已經搬入,也開始了正常的生產流程,而且還新增了一大批工匠和勞工,這些工匠有很多都是從湖南和江西搜羅過來的,在第一時間被送到了這裏,因此也大大加快了槍炮的生產製造。
特別是在雷駝子和其他一些大工匠的鑽研下,將整個槍炮的生產流程進行了大大的優化,製造出來的槍管也更加耐用,因此新生產的一批燧發槍,在故障上已經下降了許多。在火炮上麵則是延長了它的壽命,也減少了一些炸膛事故的發生。
在針對槍炮研發方向之餘,寧渝也開始將板甲的批量生產列上了章程,根據他的經驗,目前但凡披甲的士卒,在肉搏當中的生存率都大大提高,而且板甲本身的生產並不複雜,特別是目前的複漢軍已經發展了一批水力鍛錘的情況下,製造板甲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根據複漢軍總參謀部的意見,隻要能夠將目前複漢軍的披甲率做到七成,那麼以目前複漢軍的戰力,完全可以匹敵七到八倍的清軍,這可是一個不小的比例,因此在軍內也受到了許多人的大力支持。
雷駝子在聽完寧渝的設想後,雖然眉頭有些緊皺,可他還是咧著嘴答應了,這不答應也不成啊,畢竟源源不斷的鐵礦被輸送了進來,還有大批量的人力勞工,這讓雷駝子也不好意思說個不字。
在處理完這一切之後,寧渝臨行前再一次拜別了父親寧忠源,隻是這一次父子二人的臉上都是一片輕鬆,倒沒有那麼的緊張,這也是寧渝的屢戰屢勝,讓寧忠源也開始相信將星一說,心裏自然會更加開懷。
兩天後,寧渝再一次率領親衛順江而下,直赴九江,隻是這一次的速度要快上許多,大概兩天的功夫就能到了,而他的大軍也已經啟程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