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寧渝完成了對華夏帝國的徹底整合之後,他的地位幾乎已經超越了曆史本身,無數人在高誦著皇帝的名字,幾乎所有人對寧渝表示頂禮膜拜.......因為這幾乎是傳說中聖人才能完成的傳奇之事.......
然而,幾乎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是,為了促使華夏帝國的成立,以及在此之後壓製各地的反對力量,大楚帝國在革新十八年乃至於革新十九年幾乎一直在各國進行平叛戰爭,從日本到安南,從緬甸到大城王國,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人頭落地,鮮血也幾乎流成了河。
當然,這一切在《欽定華夏帝國憲法總綱》出台以後,都成為了十分值得的事情,而在完成了這件事之後,寧渝並沒有停歇下來,而是繼續大力發展經濟建設,而從1741年開始,大楚開始了長達十年的高速建設發展期。
在這十年裏,大楚的工業2.0計劃也已經全麵完成,國內的工業成就幾乎占據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份額,大量的工業產品以一種傾銷的方式,通過一條條海船運往了全世界,並且換回來一船船的原料和金銀礦產,這些都有力的推動了大楚經濟的騰飛和工商業的跨越式發展。
而殖民地的新建也都開始實現了反哺,來自東南亞的香料、南州的鐵礦以及金州的金銀礦產資源,都使得目前大楚的殖民計劃插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越來越多人開始主動走出國門,前往遼闊的金州、南州,至不濟也會前往東南亞,尋找新的發財機遇。
繁榮的工商業發展,促使大楚的交通業也實現了飛速的發展,其中國內已經初步建成了兩萬五千公裏的鐵路網,其中除了八千公裏是十年前的鐵路以外,剩下的一萬七千公裏鐵路都是在這十年裏正式建設完成,平均每年的鐵路建設裏程多達一千七百裏。
這一萬七千公裏的鐵路基本上已經貫通了大楚各大主要交通樞紐,特別是抵達中亞和東俄的鐵路通車之後,大楚的兵力完全可以在一周時間內抵達東俄,而其他鐵路也都對大楚控製地方產生了很大的助力。
而交通業發展所帶來的好處絕不僅僅隻有這些,畢竟伴隨著鐵路建設的還有一整個大楚交通建設方案,在該方案裏麵不僅僅有貫穿全國交通大動脈的鐵路,還有大量的如同毛細血管一般的公路網建設,它們成功的貫通了各地的經濟帶,實現了經濟的大循環。
除了工商業和交通業的飛速發展之外,在過去十年當中,大楚的十五府經濟建設計劃得到了提前實現,所釋放出來的經濟推動力使得大楚每年的歲入都在翻著跟頭上漲,到了革新二十九年的時候,大楚的歲入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七億八千萬銀幣,相對於十年前的一億六千萬元銀幣幾乎漲了足足五倍。
而與此同時的歐洲由於陷入了長期的戰火,各國的經濟不僅沒有得到發展,反倒是出現了一定的下挫,此時不要說法國或者是英國,就算是所有這些西方國家的經濟加起來,都趕不上此時的大楚帝國。
前所未有的建設力量和發展速度,以致於到了革新二十八年的時候,當時的《清流報》已經發出了驚呼:帝國的火車已經停不下來它的腳步........
而在經濟發展之餘,,三十年的和平時光也使得大楚國內的人口也終於出現了膨脹性的變化,在革新二十九年開始的全國人口普查當中,使得目前在籍的大楚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兩億二千萬人口。
實際上在清廷時期,當時整個大清的實際人口數量也已經超過了一億人,隻是大量的人口被隱藏住了而已,而如今在目前的大楚境內,根本不存在任何人口隱藏的可能,再加上這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因此使得大楚接連出現了幾波嬰兒潮,特別是隨著大楚婦產醫科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大量的人口存活了下來,才實現了人口的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