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第六百七十七章 偉大的十年(3 / 3)

而根據相關的人口專家表示,如果大楚繼續這麼發展二十年,到了革新五十年的時候,到時候的大楚人口很有可能會超過三億人,到了本世紀結束的時候,人口很有可能會突破四億人甚至更多。

對於這個判斷,寧渝自然是非常相信的,要知道在原本的曆史上,清廷即便比這個時代落後無數,可是人口也依然實現了爆炸增長,在本世紀結束的時候就已經突破了三億,而到了1850年的道光時期,則已經突破了四億。

在如今條件不知道好多少的情況下,大楚人口在本世紀結束不要說超過四億,哪怕是突破五億也是極有可能的,而暴增的人口對於如今的大楚而言,既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

壓力自然就是隨著人口越發增多,糧食缺口也隻會越來越大,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養活他們,那麼到時候人口隻會成為摧毀大楚的炸彈,可是換一個思路,如果能夠將這四億人甚至是五億人轉化為發展的動力,那麼對於大楚的發展也將會是非常強悍的助推。

對於寧渝和大楚內閣而言,他們的選擇自然隻有一個——那就是進一步加快移民速度,讓更多的華夏子民走出國境,前往更多更遼闊更肥沃的土地上生存,用大楚的武力去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

因此從革新二十年開始,大楚就已經頒布了新的《移民法案》,即鼓勵國內民眾前往殖民地生活,而為了激勵更多人前往金州和南州發展,還專門規定所有前往金州和南州的大楚百姓,都將會獲得一筆不菲的物質獎勵,並且還會得到專門的勳章獎勵!

此外在輿論宣傳方麵,大楚也開始更加積極的宣傳移民開拓的重要性,並且豎立了一大批移民英雄,以他們的事跡和現如今富裕的生活,鼓勵國內更多的貧民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在種種政策之下,無數個或大或小的移民團隊乘坐著海船出發了。

從官方組織到民間組發組織的移民團隊,已經有超過五百萬人乘坐海船渡過大洋前往了金州,還有兩百萬人前往了南州——這些也促使了大楚的海船行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幾隻專門從事海上貿易的商會股票幾乎都上漲了幾十倍,而在此之後大楚的海船數量也實現了幾十倍的增長,幾萬艘海船以及數百萬的海員成為了沿海經濟發展的重要標誌。

在人口暴增的同時,寧渝再一次針對大楚的《教育法》進行了修改,而這一次修改的重點則是將義務教育的時間延長到了六年,即分為小學四年和中學兩年,更關鍵的變化則是原來不僅僅隻有適齡的男童要入學,連所有適齡女童也必須接受義務教育。

“都革新三十年了,朕不會再容忍我們的子孫依然隻是一個文盲,這不僅僅是朕的恥辱,也是你們的恥辱!”

在國務廳中,已經整整四十有七的寧大皇帝再一次拍起了桌子,似乎一切都與當年相仿,隻是如今站在寧渝麵前的大臣們卻已經換了一茬麵孔,其中新任首輔劉統勳則是微微弓著腰,滿臉恭敬地站在寧皇帝麵前。

等到寧渝的怒火消逝之後,劉統勳則是一臉苦笑地輕聲道:“回稟陛下,我大楚歲入雖然在節節上升,可是支出同樣在不斷上升,年年的殖民開拓已經逐漸成為了一個尾大不掉的財政壓力,而太子殿下又在張羅著新的勞工福利計劃,這些都是花大錢的事情........臣絕無反對陛下的意思,隻是還希望陛下能夠考慮一下,是否能夠緩上一緩......”

“緩?這些事情都是大事,如何能緩?”

寧渝冷冷地瞪了劉統勳一眼,又歎了一口氣,道:“你就且放下心,今年的財政漏洞,朕已經有辦法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