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您已經在書房待了兩天了,休息會兒吧!”侍女小淳輕輕地扣響了門扉,手中端著今日份的營養午餐。
她擔憂地看著王爺弓背翻閱古籍的模樣。書房裏的燈已經亮了整整兩天了,每次送去的飯菜也都是原模原樣地拿了回去,喂給了宅子裏的寵物。雖然王爺是修行之人,幾日不吃不喝並無大礙,可是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呀!
更何況,王爺現在還是長公主殿下的身姿,這樣一副模樣,就更惹人生憐了。
“飯菜放老位置,這次我一定會吃,小淳你不必操心。”
“殿下,您上次也是這樣說的……”小淳無奈,重重地歎了口氣,擺放完飯菜便離去了。
房間內,枯黃的燈光蓋過了屋外的白日光。
弧肆王的一頭長發投影在古老的書頁上,他的口中是沒有休止的呢喃。
“不對……不對,也不是這個。”
“有點相似,但還是有些差距……”
“這個?竟然還有這樣的秘辛,我果然還是寡聞了。”
“……找到了!——不,還差點證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相似的話語片段,在這兩天內無序地重複著。
書房的書架上,屬於術法古籍的區域隻剩下了孤零零的兩三本。
而弧肆王的身邊,帶著古老氣息的書本已經堆起了兩米高。
攤在桌麵上的一本《通妖誌異抄》,便是府中最後一本術法古籍。
“妖者,正統九族,雜流千千萬不可計數。上下觀之,唯有一妖自成一脈,不入正統,不認雜流,名曰:通妖。”
“通妖者,顯形於流言。不見其血脈,不知其初誕。昔四上妖伏地萬族,其威能不可度量,猶知其孕育於朗朗乾坤。於通妖則不知生處,不知來路,不知去向。此時在彼,彼時在此,或施暴行,或行善舉,心意不曾明了於世。故而流言無量,唯通妖之言傳千裏,傳百世,與帝威史詩相衡。”
“……”
“通妖如此,萬數妖民之崇拜模仿已成定數。妖眾集其蹤跡,摘其事跡,探其詭法,擬其形貌。以此之前,通妖之談固然熱烈,然則聞其瑣碎,妖妖相隔,意象有如雲泥之隔,眾口難一。以此往來,無形化有形,奇詭成恐怖。昔之通妖,成今眾妖之通妖。觀其眾妖者,則以通妖為名,廣播信仰,霸極一方。”
“……”‘
“這通妖,果真如此奇妙?”弧肆王細細品讀著眼前這部古籍,眼中疑惑漸濃。
“罷了,這抄錄本興許是編撰過程中出了偏差。不然,這樣的一個存在,還未完全登場便有與帝皇齊坐的本事,真是難以想象。”
他將書頁向後翻動,一目十行,粗略地獲取著每一頁的信息。
這樣的動作一直延續到古籍的中部。而這時,書頁中終於顯現出了他希望看到的部分。
“通妖·詭法十三錄”
“第四錄·通行之形”
“這通行之形之法,就是一門易容的法術。”粗略地讀了開篇數行,弧肆王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
在妖族領地的一個小山村,村民們一夜之間都變成了鄰裏的模樣,沒有人幸免。
妖民們從開頭的驚慌,再到之後的適應,因為他們這窮鄉僻壤的,就算慌也頂不上大用。
村民們認為這也是通妖的傑作。
於是,生活就這樣以別樣的形式繼續了下去。直到他們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