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侵略者的末日(2)(1 / 3)

凱歌

在經營仕途的同時,戚繼光一刻也沒有放鬆過對倭寇的打擊,多次全殲敵軍,所謂“遇戚不得活”,實在是倭寇們的一致心聲。也正是由於他太過生猛,除了幾個愣頭青外,老牌倭寇們都不敢去浙江,連經過他的防區,都要繞很遠。

但倭寇們也得吃飯,戚繼光斷了他們的活路,他們隻好另找地方搶劫,而這個新的開工地點,就是福建。

於是從嘉靖四十年(1561)起,倭寇們大肆入侵福建,其擴張力和戰鬥力十分驚人,當地明軍不是對手,於是短短一年之間,北到福清,南到漳州,全部陷入敵手。

福建巡撫又扛不住了,隻能再次向朝廷上書,但這次不是告狀,而是請求胡宗憲支援,拉自己一把。

對此,嘉靖十分重視,他直接命令胡宗憲,火速派戚繼光前去馳援。另一場戰役的序幕就此拉開,所有人都看到了它的開始,卻沒人料到它的結局,胡宗憲和戚繼光也不例外。

在福建,戚繼光見到了前來迎接他的福建監軍副使汪道昆,麵對這位滿頭大汗,急得火燒眉毛的當地官員,戚繼光鎮定地問出了第一個問題:

“敵人在哪裏?”

而他得到的回答是:“到處都是!”

看完形勢圖後,戚繼光立刻意識到,這次麻煩大了。

由於當地缺少得力的將領,福建的倭患十分嚴重,幾十個人就敢開搶,而明軍對此束手無策,局勢幾乎完全失控。

這個爛攤子實在不好收拾,敵人不但多,而且分散,如果帶著手下四處追,打不死也得累死。

雖然形勢極其複雜,但戚繼光相信,解決問題的方法,必定就在這片混亂之中,經過長時間的思索,他終於找到了這把鑰匙。

倭寇敢於如此囂張,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畏懼感,以往的經驗告訴他們,可以想搶就搶,想殺就殺,沒人能夠阻止,所以要想改變現狀,就必須找到他們中間最強大的一股勢力,將其徹底消滅,並用懸掛的屍體告訴所有的人,這裏不是搶掠的樂土,而是死亡的墳墓。

而戚繼光選中的打擊目標,叫做橫嶼。

橫嶼是一個小島,位於福建省寧德東北,島上盤踞著千餘倭寇,人數並不多,但戚繼光之所以選中此處,是因為這裏有著最難打敗,最為頑強的敵人。

事實上,島上的倭寇確實不同尋常,其中大部來自日本九州地區,這裏是日本最為貧困的地區,當地居民凶惡野蠻,秉性頑劣,後來製造南京大屠殺的日軍第六師團,就是由九州人組成的野獸集團。

他們在此盤踞了三年之久,平日燒殺搶掠,搞得此地附近幾百裏荒無人煙,寧德縣城成為一片廢墟,福建巡撫曾調集十幾路大軍圍攻,卻毫無成效,因為他們不但戰鬥力極強,還有著一個強大的天然幫手。

其實橫嶼島和陸地的距離很近,最多也就幾裏而已,說句寒磣話,帶個救生圈就能遊過去,但奇怪的是,以往明軍大規模進剿,總是眼睛看得見,兩腿過不來。

之所以會有如此怪事,是因為橫嶼島實在太過奇特,這裏早上退潮,下午漲潮,漲潮的時候,海水十分洶湧,會淹沒原有的陸地,將海島與大陸的距離拉大近幾十裏。而退潮的時候,海水帶來的大量泥沙會使道路十分泥濘,根本無法行走。

所以現在你應該知道原因了,每天白天落潮,下午晚上漲潮,這就意味著夜襲十分困難,而在光天化日之下橫渡進攻,實在是被人當移動靶練習射擊的絕佳機會,更為麻煩的是,即使你冒著被射成刺蝟的危險往前衝,在你成功上島之前,也很有可能被腳下的爛泥陷住,或是摔個七葷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