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洞開的城門和遍野的煙火屍體,龐涓臉色鐵青,痛苦的一拳砸在了大旗杆上。不偏不倚,令旗“噗!”的落下,竟恰恰罩在龐涓頭上!龐涓大怒,一把扯下令旗,卻將頭盔連帶扯落,頓時長發散亂,猙獰可怖!左右護衛不由驚恐的後退。
“三軍撤退!回救大梁!”龐涓嘶聲怒喝,眼中卻湧出了無可遏止的淚水。
就在龐涓大軍悻悻撤出邯鄲,星夜奔赴在回師途中時,器宇軒昂的太子申公子卬也率大軍趕到了邯鄲城外。兩人望著漆黑的曠野和肅殺的邯鄲箭樓,竟不知道如何是好?邯鄲城內的趙肅侯君臣卻嚇壞了,以為龐涓回師,連忙計議如何趁著夜色逃出。如果這時太子申和公子卬能夠猛攻邯鄲,也許趙國從此就消失於戰國曆史了。奈何兩人沒有一個正才,看見夜色中的煙火屍體都瑟瑟發抖,又兼不知道龐涓為何退兵,反倒更害怕趙**隊出城襲擊。於是,八萬大軍便尾隨著龐涓大軍的路標,逃竄一般的南撤回師。曆史的機遇,便和這兩個草包擦肩而過了。
這時候,孫臏已經在桂陵 山道布下了第四顆棋子。
桂陵山地是魏國的邊緣地區,西南距大梁二百裏左右,東北麵一百餘裏便是齊魏交界的巨野澤,東南數十裏便是濟水。龐涓大軍回師大梁,若從魏國境內的安邑折向大梁,非但要走一個大大的“弓背”,且大軍急行馳驅在繁華本土,速度更要減慢許多。而從趙國入齊的巨野大道經桂陵到大梁,非但路程縮短三分之二,且在人煙稀少的邊境山塬可兼程急行,速度自然快了許多。所謂兵貴神速,龐涓不回軍則已,回軍則必須追求快速,否則便會兩頭功勞全落空。孫臏自然很清楚這其中奧妙,料定這桂陵山地便是龐涓大軍回救大梁的必經要道。這片山塬林木茂密,山道狹長,十萬大軍埋伏在縱深三十多裏的兩邊山塬,竟是不露痕跡。
一路之上,龐涓怒火中燒。齊國人無恥之尤,不敢救趙,還偏要在天下做對抗魏國的盟主,分明是趁火打劫,奪取大梁的財富!一場滅國大業,竟被如此鼠竊狗盜的手段破壞,真真將人氣煞!這樣的宵小之輩不徹底消滅,魏國豈能安寧?龐涓有何臉麵做魏國上將軍?怒氣衝衝的龐涓下令步兵後行,親自率領八萬騎兵,暴風驟雨般從巨野大道向南壓來,要將齊**隊堵在大梁城下全部殲滅!
巨野距離大梁隻有兩三百裏地,魏國鐵騎兩三個時辰就可以衝到大梁,齊軍縱然攻破大梁,也要使他吐出嘴裏的肥肉。龐涓作為名將,對桂陵山地本應有一定的警覺。可是,此刻他卻已經完全被憤怒和驕傲淹沒了。再說,這片山地也並不算特別的荒涼偏僻,穀地道路也不算很狹窄,鐵騎通過並不算很艱難。兵家常識,隻要騎兵能稍微展開,一般就不是最佳的埋伏地點。大約在龐涓的心目中,也沒有特別留意過桂陵山地。所以,他在進入桂陵山地前下的唯一命令是——散騎隊形,快速通過穀地!所謂散騎,就是騎士不再做五騎一列的“成伍”並進,而是根據山間地形相對自由的選擇道路前進。這是騎兵通過山穀最快的方法。命令下達,魏軍的八萬鐵騎在三十多裏長的山穀中全麵撒開,山道、山坡遍布飛馳的騎兵,馬蹄如雷,山鳴穀應!
孫臏在龐涓大軍進入齊國巨野大道前,撒出了第五顆棋子——圍攻大梁的七萬步兵快速回師,從南麵封堵桂陵山口,截擊漏網的魏國騎兵!龐涓率領騎兵前行,本是孫臏預料到的,這時候撤出進攻大梁的兵力,大梁要經過安邑魏惠王再給龐涓通報,已經是來不及了。《免費txt下載》即或來得及,龐涓也要全速前進,迎麵截擊消滅齊軍,他決不允許齊軍逃走,更不會想到自己會有什麼危險。孫臏摸透了龐涓的性格,大膽回兵,最充分的利用齊國的現有兵力來實現桂陵伏擊。
夕陽暮色,龐涓騎兵深入桂陵山穀。突然,山腰戰鼓如同晴天霹靂在頭頂炸響!滾木擂石排山倒海般從陡峭的山坡湧下,鐵蔟箭尖利的嘯叫著如急雨般飛來。山穀中奔馳的馬隊頓時擁擠踐踏,人仰馬翻者不計其數。在魏軍尚未清醒的時候,齊軍便象洶湧的洪水,呼嘯著呐喊著從兩麵山坡猛撲而下!在這種狹窄險峻的山穀作戰,鐵甲騎兵無以奔馳騰挪,被齊國棄馬步戰的八萬大軍壓在穀地,竟是無法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