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奪取晉陽仍由國尉統一號令,太傅與上大夫襄助。嬴駟斷然定板。
月餘之後的一個深夜,一支商旅馬隊秘密出了鹹陽北阪星夜北上。這是嬴虔率領的一支由公室弟子組成的特殊馬隊。嬴秦部族曾經長期在西部半農半牧,立國成為諸侯之前,兩支較大的支脈曾經進入陰山草原,又從陰山南下,進入汾水流域燕趙之地的河穀草地,在那裏定居下來。秦人立國後長期動蕩不寧,這兩支部族也很深的溶入了燕趙民眾,大部改姓了趙,便沒有再遷徙回歸,但卻與老秦部族始終保持著各種聯係,以致秦人中流傳著“秦趙同族同宗”的說法。這支“趙人”的一支便定居在晉陽,是晉陽地帶極為重要的一支力量。嬴虔的公室馬隊,就是要策動這支“趙人”認祖歸宗,做秦軍的接應力量,事後重新回歸秦國。
半個月後,司馬錯接到秘密消息:嬴虔大獲成功,“趙人”已經做好了接應準備!
司馬錯這時已經移帳離石要塞,聞訊立即下令:河西三萬鐵騎兼程北上,繞到晉陽北麵(背後)待命!同時,司馬錯親自率領八千輕裝步兵,從汾水河穀秘密北進,堵住晉陽正麵,以防趙國騎兵增援。
旬日之後,嬴虔率領的“趙人”勇士與秦軍三萬鐵騎同時發動內外夾擊!一夜之間,晉陽的一萬趙軍全部被殲。趙肅侯接報大驚,立即派出五萬騎兵挽救晉陽,眼看晉陽遙遙在望,不想卻被司馬錯的步兵堵在汾水西岸的龍山峽穀,激戰競日,竟是無法越過。次日,秦軍三萬鐵騎殺到,與趙軍騎兵展開了激烈廝殺。也是半日工夫,趙軍損失大半,僅餘萬餘騎突圍逃走。
晉陽一鼓而下,燕、趙、中山無不驚恐!
頗有氣焰的中山國竟首先發出修好和約,主動將臨近晉陽的三個隘口割讓給了秦國。
燕國百餘年從來沒打過大仗,麵對秦軍威勢更是不敢貿然,隻好以“秦雖無禮,卻也未侵掠我邦”為自慰,宣告作罷。趙國倒是真想打一場,但自覺憑一國之力不足以取勝,須聯合齊、楚、魏其中的一個大國方能出兵。可幾經聯絡,三大國竟是各有搪塞,硬是沒有一個願意結盟出兵。齊國是唯一沒有與秦國直接衝突的大國,也是現下唯一可與秦國抗衡的大國。可是,齊國非但不想聯兵攻秦,反樂得看到與秦接壤的各國手忙腳亂,以便從中漁利。心念及此,一股涼氣頓時湧上趙肅侯脊梁。他恨透了這些無義邦國,更恨透了秦國。
“秦國蠻夷,虎狼之邦!”趙肅侯狠狠的大罵了一聲。
這句咒罵迅速傳開,“虎狼”立即成為秦國的代名。山東列國的口語中便漸漸衍生出“虎狼之邦”、“虎狼之國”、“秦為虎狼”、“虎狼秦”、“秦虎狼”等等等等關於秦國的罵詞。罵歸罵,山東六國卻終是無可奈何。
罵了一段,中原戰國便又恢複了相互攻伐的亂象。
三年之間,大大小小打了四十餘仗,沒有穩定的同盟,甚至沒有臨時的合作,隻有混戰而沒有目標。隻有秦國似乎遊離於中原亂象之外,冷冷的窺視著一切可利用的裂痕與時機,隨時準備閃電般的出擊!
中原列國之間充滿了仇恨與猜忌,更對“虎狼秦國”神出鬼沒的襲擊戰恐懼不已,生怕這“虎狼”之災突然降臨到自己頭上。於是,各國便紛紛在國界修築長城,將自己圈得森嚴壁壘。非但齊魏燕趙楚韓六大戰國開始修築邊境長城,連中山國、宋國也動手修築長城了。
“洪水猛獸,莫如虎狼之秦!”這句咒罵永遠的掛在了中原人嘴上。
第六章 風雲再起紅衣巫師的鼎卦(1)
春草又綠,洛陽東門飛出了兩騎快馬,直向蘇莊外荒野的草廬而來。
正在古井台上呼嚕曬太陽的大黃“嗖”的立了起來,昂首凝望片刻,立即衝到草廬門前“汪汪汪”的狂叫起來。茅屋裏,蘇秦正在揣摩那張《天下》圖,不時對照旁邊的一本羊皮冊子。這張大圖,是老師當年從周室太史令老聃那裏繪製的,原題《一千八百諸侯圖》。所不同的是,老師對這張圖做了詳細注文,注明了每個諸侯國的始封時間、曆代君主及滅亡時間。老師注文另成一冊,與大圖一合並,便無異於一部最簡明的天下諸侯興亡史。春寒猶在,地上又很潮濕,蘇秦雙手攏在棉褂袖裏圍著羊皮大圖打轉,時不時還得一陣跺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