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戰事需要,重臣為何做不得鄉導?《孫子》有言,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我對河內了如指掌,定然事半功倍。”張儀卻是分外執著。
秦惠王一直在若有所思的踱步,此刻擺擺手道:“上將軍,如丞相這般洞悉六國者,對戰事可有裨益?”司馬錯肅然拱手:“丞相對六國洞若觀火,司馬錯獲益良多。”
“如此便好。”秦惠王一揮手:“請丞相做你的軍師如何?”
“君上英明!”司馬錯大是欣慰。
“君上不當也。”張儀卻急迫搖手道:“臣在帥帳,無端攪擾上將軍,豈非事與願違了?”
秦惠王笑意褪去,臉色凝重起來:“探馬報來,我便反複思忖。此戰事關重大,嬴駟本欲親臨軍陣。然上將軍與兩位丞相同心合議,倒使嬴駟頗有感慨:將相同心,為國家根本。今卿等有如此氣象,六國何懼之有?然據實而論,秦國兵力畢竟少了許多,要想獲勝,便一個環節也出不得毛病。糧秣輜重兵器馬匹衣甲等,務求通暢充足;六**情探測,務求精確及時。凡此種種,都得有人著力督導,下細核查,方可保得一支精兵能將戰力發揮到十分十二分。《免費txt下載》惟其如此,我意:丞相親赴軍前,輔助上將軍督導軍務,讚襄軍機;嬴駟與右丞相督導後方,務求軍需輜重並一應急務快速解決。《孫子》雲,上下同欲者勝。我等君臣,但求事成,心中無須有他。”一口氣說罷,笑得一笑:“嬴駟沒有過軍旅戰陣生涯,大要言之,共同議決,卿等以為如何?”
張儀三人一時肅然沉默。進宮之前,三人所議所言,畢竟還是各司其職的一種征詢。張儀請做鄉導,也隻是一件單純行動的輔助。從心底裏說,三個人都沒有將這一仗看成舉國大戰,自然也沒有看成是三人之間的共同大事。秦惠王卻梳理綱目,一舉從根本上整合了君臣力量配置,確實觸及要害,且頓時使秦軍作戰的基礎大大強固!張儀三人皆是當世英傑,自是立即掂出了分量,對秦惠王的這一番調遣從心底裏敬佩;更有難能可貴處,在於秦惠王沒有絲毫的剛愎自用,而是自認“沒有軍旅戰陣生涯”隻是共同議決而已,相比於六國君主,當真是令人感觸良多。
“君上所言極是!”三人不約而同的高聲讚同。
“但求事成,心中無他。”張儀笑著重複了秦惠王這句話:“君上點睛之筆,張儀記準了!”
“臣亦銘刻在心。”司馬錯也慨然補充。
秦惠王大笑:“好!我等君臣便如此這般了,山東六國能奈我何?”
第十章 張儀風雲六國聯軍的統帥部(1)
清晨起來,子蘭練了一趟箭術,百步之外連射二十支長箭,竟是箭箭上靶,且有十支正中鵠心!引得晨操的護衛騎士們一片歡呼驚歎,刹那之間,子蘭豪氣頓生,便健步登上了帥帳外三丈多高的雲車,要了望一番敵情。
秋日朝陽正在身後山頭,遙遙西望:函穀關隻是大山中一個影影綽綽的黑點兒而已,關外更是空闊明朗,除了沉沉大河,便是蒼黃的原野,連大片軍營的影子也沒有!子蘭感到困惑:四十八萬大軍壓境,秦國竟是沒有動靜?斥候探馬沒有發現秦軍集結,鹹陽楚商也說秦國平靜如水,連這咽喉要塞函穀關也是毫無異常,當真是匪夷所思!按照在郢都發兵時的估計,凶狠的虎狼秦國絕不會坐等六國大軍進攻函穀關,一定是傲慢的擺開陣勢與聯軍酣戰,從而潰敗湮沒在無邊無際的六國聯軍海洋裏!可如今連秦軍的影子也見不到,子蘭還真有些茫然了,一時竟想不出從何下手來啃這塊硬骨頭?
隱隱約約的,遠方山塬上的蒼蒼草木,竟化做了莽莽叢林般的旌旗矛戈,使他驀然一個激靈一身冷汗!靜下神來,子蘭不禁啞然失笑,四十八萬對十五萬,何至於此?抬頭再看,卻見營寨之外的官道上兩騎快馬揚塵而來,漸行漸近,卻見為首騎士紅衣散發,既無甲胄又無冠帶,卻是猜不出來人路數。莫非是鹹陽商家趕來報訊?心念一動,連忙便下了雲車。
“稟報柱國將軍:總帳荊燕將軍營門候見。”軍吏趕來高聲稟報。
“荊燕將軍?噢,蘇秦那個護衛啊,讓他進來吧。”子蘭很膩煩“總帳”這兩個字,聽說是總帳來人,臉上頓時暗淡下來,丟下一句話便轉身走進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