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1 / 2)

正在此時,徐劫帶著少年弟子魯仲連到了。他們坐在擂台下整整聽了三日,魯仲連竟是沉著小臉無動於衷。老徐劫以為這個少年弟子被嚇住了,晚間特意笑著叮囑:“仲連啊,學問如海,留心便是,莫要失了誌氣也。”少年魯仲連卻是睜大了眼睛:“老師,如此士子也逞口舌之利,這稷下學宮原也尋常。”徐劫驚訝得胡子一翹一翹:“你?你,也忒狂妄了些,這是稷下學宮!不是即墨也。”魯仲連卻高聲道:“稷下雖大,何如天下?原是田巴迂腐,卻非魯仲連狂妄也。”徐劫又氣又笑道:“好好好,你明日勝了田巴,老師便服了你。否則,休說大話!”魯仲連竟是一拱手脆生生道:“弟子遵命!”

次日清晨,紅日初上,學宮論戰堂又是人頭攢動。卯時三刻,一陣隆隆戰鼓,擂主田巴便赳赳上台高聲道:“學如戰陣!今日最後一戰,但凡真知灼見者,便請答話了!”語氣張揚,竟是不可一世。原是一月論戰,稷下士子們幾乎問遍了所有能想到的難題,今日最後一日,士子們都等著看隆重的士冠大禮,竟是異口同聲喊道:“田巴學問,我等佩服!”而後便是滿場肅然。學宮令鄒衍放眼打量,見無人出題挑戰,正要開口宣布士冠大禮開始,卻聽一聲響亮童音:“我有難題,請教先生!”眾人側目,卻是不見人影。

轟嗡一聲,場中嘩然。鄒衍高聲道:“挑戰士子何在?上台論戰!”

原是魯仲連少年矮小,淹沒在人群中難以尋覓。便有中間一名士子高聲笑道:“小名士在此!我來送他。”便雙手舉起魯仲連,將他托到了台上。士子們一看,竟是個長發少年,不由便滿場大笑,一片掌聲中便喝出了長長的一聲:“彩——!”此時此地,這卻分明是一聲倒彩。偏是田巴卻沒有笑,對著這個布衣少年肅然一拱手:“才無老幼,敢請賜教。”稷下士子見田巴此等風範,自感方才有失淺薄,竟是立即肅靜了下來。

少年冷冷一笑,竟是一臉肅然之色,昂昂高聲道:“嚐聞廳堂未掃,不除郊草。白刃加胸,不救流矢。生死存亡之際,不可問玄妙空靈之事!先生以為然否?”

田巴一怔,頓時收斂笑容:“願聞下文。”

第三章 東方龍蛇布衣柴門千裏駒(5)

少年伸手直指田巴:“目下燕國欲報國恨,秦國虎視眈眈,楚國背盟進逼,趙國西麵蠶食,齊國麵臨四麵壓力,邦國危在旦夕,請問先生有何良策?”激昂稚嫩之音竟是響徹全場。

田巴大是尷尬:“此等經世之策,我卻素無揣摩……”一時竟是無言以對。

少年冷笑:“燃眉之急,生死之危,先生束手無策,卻要論爭五帝三王之道,空談堅白之分,辨析合同之異,醉心馬之顏色、雞之腳趾、鳥之卵蛋,遠離民生國計,競日空談不休,不覺無趣麼?勸先生為蒼生謀國,莫以此等無用空話蠱惑國人!”

田巴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終於深深一躬,坦誠認輸:“一個少年,尚知邦國憂患庶民生計,田巴汗顏無以自容也。今日受教,田巴終身不複空談也。”說罷對鄒衍一躬,又對著台下數千士子一躬,竟是紅著臉匆匆去了。稷下學宮的士子們大覺尷尬,沒有一個人說話,偌大的論戰堂竟是靜得唯聞喘息之聲。

倏忽之間,千裏駒魯仲連聲名鵲起,稷下學宮各家大師爭相延攬。可魯仲連心誌奇偉,竟是要先到墨家總院修習,而後再入稷下學宮。徐劫感慨萬端,便將魯仲連送到了墨家總院做院外弟子,叮囑他兩年之後一定回稷下學宮,自己回到了齊國。一到即墨,卻不想田巴已經在徐莊等候多日。田巴對老徐劫說:“魯仲連乃天上飛兔,豈至千裏駒也。田巴願與先生隱居即墨,修習學問,終身不複空談。”老徐劫不能推脫,便與田巴做了臨莊摯友,時相酬酢切磋,倒甚是相投。隻是那徐劫多次請田巴給弟子們講書,田巴都隻是一句回絕:“不敢食言自肥,詒笑天下也。”竟是當真的終生不談學問了。

……

這一番故事,竟聽得蘇代嗟呀感歎不止,見孟嚐君嘎然打住,不禁便急迫問道:“後來呢?魯仲連呢?魯大杠呢?還有那個杠姐兒呢?快說了!”孟嚐君哈哈大笑:“看看了,比我還著急。魯仲連麼,我正要對你提說,他做的事可是與你這個上卿有關了。至於魯大杠與杠姐兒如何,左右你要與魯仲連相識,自己去問了。”蘇代一聽,便知魯仲連必是為齊國秘密奔走,心下不禁便是一陣感慨,竟是意猶未盡的讚歎一聲:“天道昭彰也!齊國出此縱橫名士,卻是羞殺稷下清談士子了。”孟嚐君笑笑,便將他與魯仲連的計議說了一番,叮囑蘇代來春出使時多多留意。蘇代聽得仔細,也連連點頭,末了卻是沉吟不語。孟嚐君疑惑道:“三弟信不得魯仲連麼?”蘇代一笑:“哪裏話來?我是在推測,魯仲連必是另一條路子,與我這邦交斡旋卻是相得益彰。”孟嚐君笑道:“噢?如何另一條路子了?”蘇代便將自己的預料說了一遍,孟嚐君竟是良久沉默,末了歎息一聲道:“也好啊,有個為國憂患的風塵名士,我等也免來日葬身魚腹了,”大飲一爵,竟噔的撂下銅爵,爬在案上大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