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1 / 2)

王稽大驚,向後一揮手,八名秦國武士便大步上前要拿藺相如。藺相如怒發衝冠,衝身抵近秦王便是一聲大喝:“誰敢近前!我便血濺秦王!”王稽心念電閃,這行轅之內秦趙衛士相當,絕不能逼得藺相如鋌而走險。於是又一揮手讓武士退後,自己上前肅然一拱:“上大夫此舉大是失禮,當自重退回才是。”藺相如冷冷一笑:“秦王若知失禮為何物,便當擊打盆甄了事。”說罷舉起左手,便將陶盆遞到了秦昭王胸前。

秦昭王大是懊惱,竟是苦笑不得,如此一個拚命之徒挺著一口短劍戳在鼻子底下,你能如何?回身走開麼?他豈能不如影隨形?殺了他麼?秦趙武士相當,頃刻便是血戰!果真如此,這次會盟豈非貽笑天下?百般無奈,便伸出手指輕輕彈了一下那隻抵到胸口的陶盆。誰知陶盆卻是韓國尚坊精製,體薄如皮,一彈之下便噹地一聲大響,在肅靜無聲的大帳竟是餘音嫋嫋。

藺相如舉著陶盆高聲道:“趙禦史記載:趙王二十年八月十五,秦王為趙王擊甄。”

秦昭王哈哈大笑:“好!此事了過,再來痛飲了。”

趙王韓王大是高興,想著也須得給秦王台階,便一口聲道:“好!再幹。

又飲得一陣,秦王側案的王稽卻是老大憋氣,同為隨行特使,藺相如今日兩次使秦王難堪,自己顏麵何存?思忖一陣便對著趙王遙遙拱手道:“趙王明察:秦趙修好,當有實際舉動昭告天下;今我王壽誕之期臨近,臣請趙王以十五城為秦王祝壽如何?”

趙惠文王一愣神,如何?祝壽便要十五城?以他所想,不管以何種名目,本來便是要準備向秦國有所讓步的,便是祝壽也未嚐不可,割出兩三城換得個秦趙息兵還是對趙國有利,畢竟趙國需要時間推行第二次變法;這次會盟,原本便是為了這個目標來的,藺相如兩次傷及秦王,適當時機還是需要彌補一番的,邦交之道原本便是實力利害,場麵上過得去便可,弱國強橫隻能招來大禍也;可這十五城也未免太得出格,簡直就是三成趙國疆土,如何應得?思忖片刻,趙王正想開口許趙王祝壽如何?”

頃刻之間,秦昭王如同吃了蒼蠅一般,大是懊惱王稽多事,有這個藺相如在場,你能討得便宜了?然則若再次僵局,便顯得秦國促狹過甚了,畢竟秦國要與趙國爭盟邦,落得個恃強淩弱總歸不利了。思忖間秦昭王笑道:“秦國律法:嚴禁為國君祝壽。長史原是笑談,上大夫卻如此當真,未免也鋒芒太過了。來,最後再幹一爵。”

一場雖無實際內容,然卻又百般周旋的會盟便這樣結束了。

秦昭王大是憋氣,本想立即下詔白起還趙國一個顏色,恰在此時卻接到白起魏冄的聯名羽書急報:趙國大將軍廉頗親率大軍十萬駐屯壺關虎視河內,我王會盟後當立即回駕鹹陽!這兩次對趙國邦交都是秦昭王親自謀劃親自出麵,隻帶自己最信得過的長史王稽隨行左右,一應細節都沒有告知丞相上將軍兩人。其所以如此,便是秦昭王要給秦國朝野一個風信:秦王才具足以親政理國了!處處想在澠池會盟中壓趙國一頭,根本因由亦在於此也。不想兩次都未能如願,秦國強勢非但沒能彰顯,反倒是碰得灰頭土臉,如何不教秦昭王憋氣?然則仔細思量,丞相上將軍都主張會盟後收斂,自己如何能一意孤行?邦交周旋不如意,還隻是自己丟麵子而已,若再得一次實際誤算,便隻怕朝野都要對自己側目了。

反複思忖,秦昭王歎息一聲,便斷然下令王稽:整頓車駕,立即回鹹陽。

第十章 士相崢嶸將相同心 大將軍負荊請罪(1)

邯鄲城熱鬧起來了。

澠池會盟的種種傳聞迅速彌漫了巷閭市井,國人紛紛在酒肆飯鋪官市民市聚集議論,一邊競相訴說自己聽來的神奇秘聞,一邊呼朋聚友博采賭酒,曆來靠天下商旅聚酒支撐的邯鄲酒肆竟是第一次被趙國人自己哄了起來!趙國人第一次揚眉吐氣了,甚至在趙武靈王大振國威之時,在馬服君第一次戰勝秦軍之時,趙人都沒有過這種國人自發地慶賀氣象。武靈王沒有來得及與秦國對抗便去了,馬服君則是慘勝秦軍,國人在茫茫屍骨麵前實在是悲喜兩難。這次則不然,趙國第一次在大國會盟中狠狠教訓了驕橫不可一世的秦王,秦國非但沒有討得便宜,更沒有如同對待他國那樣立即討伐。期間意味何在?還不是趙國真正強大了,秦國再也不敢對趙國頤指氣使了?還不是趙國出了個藺相如,敢與秦王直麵抗爭?有實力,有強臣,還怕他秦國做甚?趙國能和天下第一強國並肩而立了,趙國人臉上光彩了,長久隻知孜孜騎射奮力抗爭天下的緊繃繃國風終於可以稍稍鬆弛了,興奮之情如何不從巷閭街市漫無邊際地流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