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1 / 2)

子楚遙指東方綿延起伏的青山,恨聲道:“太行、王屋二山,令人生厭!”

“太子,山東的趙姬會知道你時刻都在想念她的。”呂不韋溫聲安慰。

“呂公,我想稟明父王,立刻接回趙姬和我的兒子。”子楚沒有回頭。

呂不韋也望著那莽莽群山,答道:“此時不宜。太子還要忍耐。”

“不宜不宜!何時才宜?”子楚猛然轉身,煩燥地喊道:“未做太子時,你讓我忍耐!現在做了太子,你還讓我忍耐……五年了,忍到什麼時候?!”

麵對已是太子的子楚的發作,呂不韋不動聲色。他默然佇立有頃,坦然麵向子楚道:“圖大必緩,急就不功。這是任何謀大事者的鐵則。目下欲接趙姬,有兩方麵不利:其一,老王新喪,新王方繼,太子初立,朝野均在脆弱易變之際。當此之際,趙國是秦國主要的敵人,新王能準許你接回一個趙國女人作妻子麼?若執意提出,隻能徒然招致上下猜忌,於事何補?難道太子還想再次淪落為人質?其二,上將軍蒙驁力主對六國用兵,此消息趙國不會不知。此時迎接趙姬,無疑在促使趙國扣押新人質。趙姬本來很安全,若強迫她公開回秦,等於將她送到趙國刀口上。此間輕重利害,太子自能權衡。”

“咳!”子楚跺腳長歎,“蒙驁嗬蒙驁,你為何要在這時候攻打六國?”

13、趙國。西部邊境。日。

趙國西部山原。廣闊的丘陵地帶。

一麵“蒙”字大旗迎風疾進。秦國的黑色兵團烏雲般卷過黃河東部的高原地區。人喊馬嘶,煙塵蔽日,山呼海嘯般向東推進。

刻有“榆次”二字的城門被攻破,黑色兵團潮湧般而入。

刻有“狼孟”二字的城門(今日太原市)被攻破。蒙驁乘雄駿戰馬,飛馳入城。

「畫外音:公元前二四八年,蒙驁率二十萬大軍,攻占趙國西部三十七座城池。」

第八章 風雨如晦天人亂象 三策應對(1)

秦昭王五十六年五月,一場老霖雨將秦川沒進了茫茫陰霾之中。

老霖雨者,綿綿長雨也。《左傳》雲:“凡雨,三日以往為霖。”自古以來,秦川之地多有風調雨順,然春夏之交與秋冬之交每每總有幾日霖雨。若是時節得當,這老霖雨便是天賜佳雨。譬如三月八月的末旬霖,恰逢春耕秋收方罷麥穀播種已了,幾日霖雨自是妙極。然若時節不當,老霖雨便是大大的災異。今歲一進五月,天便燠得出奇.風不吹樹不搖四野山川寂靜呆滯得石雕陶俑一般,惟有烘烘熱浪裹著渭水的蒸騰濕氣漫將過來,不說田間耕夫坊間工匠,便是官署宮殿的大臣吏員,終日也是一身粘答答汗水動輒氣喘如牛,悶得一顆心總在胸口突突跳!老秦人將這種怪誕天候叫做“天魘”,說得是上天被噩夢鎮魘得沒了氣息。便在老秦人惴惴不安心驚肉跳的當口,初旬末夜的三更時分,天際烏雲密布唰啦啦雨幕籠罩秦川。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停停下下下下停停日日夜夜地直扯到六月初才收住了淅淅瀝瀝的雨聲。雲開日出之際,渭水變成了滔滔巨川,關中變成了一片汪洋,遍野金黃的麥浪在白茫茫的水霧中變成了綠森森野荒荒的草苗,村社房倒屋塌,場院千瘡百孔,極目四野,竟是無邊蕭疏!冷冰冰的六月,關中老秦人紛紛將秋冬時節的皮袍棉袍布夾袍胡亂上身,一邊從破損的糧囤中挖出殘存的豆芽菜一般的陳年五穀填充轆轆饑腸,一邊默默聚向村社祠堂或裏中最大的場院,勒緊板帶期盼著從泥水中趟回來的亭長裏正帶回官府的應災政令,盡快帶領他們離村救荒。

秦法治災不賑災。這是老秦人都知道的法程規矩。但有天災,王室官府從來不會打開官倉發放五穀救濟饑民,也不會開放王室園林準許饑民狩獵采摘。其法理便是:無償發糧即國家賞賜,而災民無功獲賞,為國家立功之士便會被人看輕,民人事功之心便會輕淡。自秦孝公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曆經惠王、武王、昭王兩代三君,都牢牢恪守了這一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