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卻試問 幾時把癡心(1 / 3)

鳩摩智明知跟這小僧動手,勝之不武,不勝為笑,但情勢如此,已不由得自己避戰,當即揮掌擊出,掌風中隱含必必卜卜的輕微響聲,姿式手法,正是般若掌的上乘功夫。韋陀掌是少林派的紮根基武功,少林弟子拜師入門,第一套學“羅漢拳”,第二套學的便是“韋陀掌”。般若掌卻是最精奧的掌法,自韋陀掌學到般若掌,循序而進,通常要花三四十年功夫。般若掌既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練將下去,永無窮盡,掌力越練越強,招數愈練愈純,那是學無止境。自少林創派以來,以韋陀掌和般若掌過招,實是從所未有。兩者深淺精粗,正是少林武功的兩個極端,會般若掌的前輩僧人,決不致和隻會韋陀掌的本門弟子動手,就算師徒之間喂招學藝,師父既然使到般若掌,做弟子的至少也要以達摩掌、伏虎掌、如來千手法等等掌法應接。

虛竹眼見對方掌到,斜身略避,雙掌推出,仍是韋陀掌中一招,叫做“山門護法”,招式平平,所含力道卻甚是雄渾。鳩摩智身形流轉,袖裏乾坤,無相劫指點向對方。虛竹斜身閃避,鳩摩智早料到他閃避的方位,大金剛拳一拳早出,砰的一聲,正中他肩頭。虛竹踉踉蹌蹌的退了兩步。鳩摩智哈哈一笑,說道:“小師父服了麼?”料想這一掌開碑裂石,已將他肩骨擊成碎片。哪知虛竹有“北冥真氣”護體,隻感到肩頭一陣疼痛,便即猱身複上,雙掌自左向右劃下,這一招叫做“恒河入海”,雙掌帶著浩浩真氣,當真便如洪水滔滔、東流赴海一般。鳩摩智見他吃了自己一拳恍若不覺,兩掌擊到,力道又如此沉厚,不由得暗自驚異,出掌擋過,身隨掌起,雙腿連環,霎時之間連踢六腿,盡數中在虛竹心口,正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的“如影隨形腿”,一腿既出,第二腿如影隨形,緊跟而至,第二腿隨即自影而變為形,而第三腿複如影子,跟隨踢到,直踢到第六腿,虛竹才來得及仰身飄開。鳩摩智不容他喘息,連出兩指,嗤嗤有聲,卻是“多羅指法”。虛竹坐馬拉弓,還擊一拳,已是“羅漢拳”中的一招“黑虎偷心”。這一招拳法粗淺之極,但附以小無相功後,竟將兩下穿金破石的多羅指指力消於中途。

鳩摩智有心炫耀,多羅指使罷,立時變招,單臂削出,雖是空手,所使的卻是“燃木刀法”。這路刀法練成之後,在一根幹木旁快劈九九八十一刀,刀刃不能損傷木材絲毫,刀上發出的熱力,卻要將木材點燃生火,當年蕭峰的師父玄苦大師即擅此技,自他圓寂之後,寺中已無人能會。“燃木刀法”是單刀刀法,與鳩摩智當日在天龍寺所使“火焰刀法”的淩虛掌力全然不同,他此刻是以手掌作戒刀,狠砍狠斫,全是少林派武功的路子。他一刀劈落,波的一響,虛竹右臂中招。虛竹叫道:“好快!”右拳打出,拳到中途,右臂又中一刀。鳩摩智真力貫於掌緣,這一斬已不遜鋼刀,一樣的能割首斷臂,但虛竹右臂連中兩刀,竟渾若無事,反震得他掌緣隱隱生疼。

鳩摩智駭異之下,心念電轉,尋思:“這小和尚便練就了金鍾罩、鐵布衫功夫,也經不起我這幾下重手,卻是何故?啊,是了,此人僧衣之內是穿了什麼護身寶甲。”一想到此節,出招便隻攻擊虛竹麵門,“大智無定指”、“去煩惱指”、“寂滅抓”、“因陀羅抓”,接連使出六七門少林神功,對準虛竹的眼目咽喉招呼。鳩摩智這麼一輪快速的搶攻,虛竹手忙足亂,無從招架,惟有倒退,這時連“韋陀掌”也使不上了,一拳一拳的打出,全是那一招“黑虎偷心”,每發一拳,都將鳩摩智逼退半尺,就是這麼半尺之差,鳩摩智種種神妙的招數,便都不能及身。頃刻之間,鳩摩智又連使十六門少林絕技,少林群僧隻看得目眩神馳,均想:“此人自稱一身兼通本派七十二絕技,果非大言虛語。”但虛竹用以應付的,卻隻一門“羅漢掌”,而且在對方迅若閃電的急攻之下,心中手上全無變招的餘裕,打出一招“黑虎偷心”,又是一招“黑虎偷心”,來來去去,便隻依樣葫蘆的一招“黑虎偷心”,拳法之笨拙,縱然是市井武師,也不免為之失笑。但這招“黑虎偷心”中所含的勁力,卻竟不斷增強,兩人相去漸遠,鳩摩智手指手爪和虛竹的麵門相距已逾一尺。鳩摩智早已發覺,虛竹拳力中隱隱也有小無相功,而且還遠在自己之上,隻是似乎不大會使,未能發揮威力而已。眼見虛竹又是一招“黑虎偷心”打到,突然間掌一沉,雙手陡探,已抓住虛竹拳頭,正是少林絕技“龍爪功”中的一招,左手拿著虛竹的小指,右手拿住他拇指,運力向上急拗,準擬這一下立時便拗斷他的兩根手指。

虛竹兩指被拗,不能再使“黑虎偷心”,手指劇痛之際,自然而然的使出“天山折梅手”來,右腕轉個小圈,翻將過來,拿住了鳩摩智的左腕。

鳩摩智一抓得手,正欣喜間,萬料不到對方手上突然會生出一般怪異力道,反拿己腕。他所知武學甚為淵博,但這“天山折梅手”卻全然不知來曆,心中一凜,隻覺左腕已如套在一隻鐵箍之中,再也無法掙脫。總算虛竹驚惶中隻求自解,不暇反攻,因此牢牢抓住鳩摩智的手腕,誌在不讓他再拗自己手指,忘了抓他脈門。便這麼偏了三分,鳩摩智內力已生,微微一收,隨即激迸而出,隻盼震裂虛竹的虎口。虛竹手上一麻,生怕對方脫手之後,又使厲害手法,忙又運勁,體內北冥真氣如潮水般湧出。他和段譽所練的武功出於同源,但沒如段譽那般練過吸人內力的法門,因此雖抓住了鳩摩智手腕,卻沒能吸他內力。饒是如此,鳩摩智三次運勁未能掙脫,不由得心下大駭,右手成掌,斜劈虛竹項頸。他情急之下,沒想到再使少林派武功,這一劈已是他吐蕃的本門武學。虛竹左手以一招天山六陽掌化解。鳩摩智次掌又至,虛竹的六陽掌綿綿使出,將對方勢若狂飆的攻擊一一化解。其時兩人近身肉搏,呼吸可聞,出掌時都是曲臂回肘,每發一掌都隻七八寸距離,但相距雖近,掌力卻仍是強勁之極。鳩摩智掌聲呼呼,群僧均覺這掌力刮麵如刀,寒意侵體,便似到了高山絕頂,狂風四麵吹襲。少林寺輩份較低的僧侶漸漸抵受不住,一個個縮身向後,貼牆而立。玄字輩高僧自不怕掌力侵襲,但也各運內力抗拒。

虛竹為了要替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群豪解除生死符,在這天山六陽掌上用功甚勤,種種精微變化全已了然於胸,而靈鷲宮地底石壁上的圖譜,更令他大悟其中奧妙。不過他從未用之與人過招對拆,少了練習,一上來便與一位當今數一數二的高手生死相搏,掌法雖高,內力雖強,使得出來的卻不過二三成而已。鳩摩智掌力越來越淩厲,虛竹心無二用,但求自保,每一招都是守勢。他決不是想拿住鳩摩智,隻是眼見對方武功勝己十倍,單掌攻擊已這般厲害,倘若任他雙掌齊施,自己非命喪當場不可,因此死命拿住他左腕,要令他左掌無法出招。虛竹這個念頭雖笨,竟也大有用處。鳩摩智左手被抓,雙掌連環變化、交互為用的諸般妙著便使不出來。虛竹本來掌法不甚純熟,使單掌較使雙掌為便。一個打了個對折,十成掌法隻剩五成,一個卻將二三成的功夫提升到了四五成。一炷香時刻過去,兩人已交拆數百招,仍是僵持之局。玄慈、玄渡、神山、觀心、哲羅星等諸高僧都已看出,鳩摩智左腕受製,掙紮不脫,但虛竹的左掌卻全然處於下風,隻有招架之功,無絲毫還手之力,兩人都是右優左劣。這般打法,眾高僧雖見多識廣,卻是生平從所未見。其中少林眾僧更多了一份驚異,一份憂心,虛竹自幼在本寺長大,下山半年,卻不知從何處學了這一身驚人技藝回來,又見他抓住敵人,並不能製敵,但鳩摩智每一掌中都含著摧筋斷骨、震破內家真氣的大威力,隻要給擊中了一下,非氣絕身亡不可。此刻少林眾僧中,不論哪一個出手相助,隻須輕輕一指,都能取了鳩摩智的性命,但這番相鬥,並非誌在殺了對方,而是為了維護少林一派的聲譽,若有人上前殺了鳩摩智,隻有大損少林派令譽。群僧個個提心吊膽,手心中捏一把汗,瞧著二人激鬥。又拆百餘招,虛竹驚恐之心漸去,於天山六陽掌的精妙處領悟越來越多,十招中於九招守禦之餘,已能還擊一招。他既還擊一招,鳩摩智便須出招抵禦,攻勢不免略有頓挫。其間相差雖然甚微,消長之勢,卻是漸漸對虛竹有利。又過了一頓飯時分,虛竹已能在十招中反攻兩三招。少林群僧見他漸脫困境,無不暗暗歡喜。

神山上人自從鳩摩智一現身,心情便甚矛盾,既盼鳩摩智殺滅少林派的威風,又不願異邦僧人到中土來橫行無忌,自己卻無力將之製服;待見鳩摩智與虛竹相持不決,隻盼兩人兩敗俱傷,同歸於盡。自己即使無法從波羅星手中再取其他少林絕技,但般若掌、摩訶指、大金剛拳三門絕技的秘訣,總已記在心中,回寺後詳加參研,憑著一己的聰明智慧,當可將這三門武功大加變通,要旨雖同,招式外形卻可大異,那時便成為清涼寺的三門絕技,而自己便是創建這三門絕技的鼻祖了。波羅星卻又是另一番心情。他這些時日中研習般若掌、摩訶指、大金剛拳三門武功,但覺其中奧妙無窮。今日師兄哲羅星來接他出寺,自忖心中所得記憶者,還不到少林武功的半成,回歸故鄉雖然歡喜,但眼見寺中寶藏如此豐富,一出少林山門,從此再無緣得窺,卻也是不勝遺憾。其後見到虛竹與鳩摩智相鬥,兩人內力之強,招數之奇,自己連半點邊兒也摸不到。他卻不知虛竹所使的並非少林武功,隻覺少林寺中一個青年僧人已如此了得,自己萬裏奔波,好容易有緣出入藏經閣,卻隻記得幾部武學經書回去,雖不是如入寶山空手而回,但所得者決非真正貴重之物,隻怕此後一生之中,不免日日夜夜,悔恨無盡。

武學之道,便和琴棋書畫,以及佛學、易理等等繁難奧妙的功夫學問無異,愈是鑽研,愈是興味盎然,隻要得悉世上另有比自己所學更高一層的功夫學問,千方百計的也要觀摩一番。波羅星是天竺高僧中大有才智之士,初到少林寺時,一意在盜取武經,回去光大天竺武學,但見到少林寺中的武學竟如此浩如煙海,不由得戀戀不舍,不肯遽此離去了。這時虛竹已能占到四成攻勢,雖然兀自遮攔多,進攻少,但內力生發,逍遙派武學的諸般狠辣招數自然而然的使了出來。旁觀者不禁膽戰心驚,均想:“我若中了這一招,不免死得慘酷無比。”少林派僧俗弟子,數百年來並無一個女子,曆代創建全是走剛陽路子,因係佛門武功,出手的用意均是製敵而非殺人,與童姥、李秋水的招數截然相反。玄慈等少林高僧見虛竹所使招數漸趨陰險刻毒,不由得都皺起了眉頭。鳩摩智連運三次強勁,要掙脫虛竹的右手,以便施用“火焰刀”絕技,但己力加強,對方的指力亦相應而增,情急之下,殺意陡盛,左手呼呼呼連拍三掌,虛竹揮手化解。鳩摩智縮手彎腰,從布襪中取出一柄匕首,陡向虛竹肩頭刺去。虛竹所學全是空手拆招,突然間白光閃處,匕首刺到,不知如何招架才是,搶著便去抓鳩摩智的右腕,這一抓是“天山折梅手”的擒拿手法,既快且準,三根手指一搭上他手腕,大拇指和小指跟著便即收攏。便在這時,鳩摩智掌心勁力一吐,匕首脫手而出,虛竹雙手都牢牢抓著對方的手腕,噗的一聲,匕首插入了他肩頭,直沒至柄。

旁觀群僧齊聲驚呼。觀心等都不自禁的搖頭,均想:“以鳩摩智如此身份,鬥不過少林寺一個青年僧人,已然聲名掃地,再使兵刃偷襲,簡直不成體統。”

突然人叢中搶出四名僧人,青光閃閃,四柄長劍同時刺向鳩摩智咽喉。四僧一齊躍出,一齊出手,四柄長劍指的是同一方位,劍法奇快,狠辣無倫。鳩摩智雙足運力,要待向後躍避,一拉之下,虛竹竟絲紋不動,但覺喉頭一痛,四劍的劍尖已刺上了肌膚。隻聽四僧齊聲喝道:“不要臉的東西,快納命罷!”聲音嬌嫩,竟似是少女的口音。

虛竹轉頭看時,這四僧居然是梅蘭菊竹四劍,隻是頭戴僧帽,掩住了頭上青絲,身上穿的卻是少林寺僧衣。他驚詫無比,叫道:“休傷他性命!”四劍齊聲答應:“是!”劍尖卻仍然不離鳩摩智的咽喉。鳩摩智哈哈一笑,說道:“少林寺不但倚多為勝,而且暗藏春色,數百年令譽,原來如此,我今日可領教了!”虛竹心下惶恐,不知如何是好,當即鬆手放開了鳩摩智手腕。菊劍替他拔下肩頭匕首,鮮血立湧。菊劍忙摔下長劍,從懷中取出手帕,替他裹好傷口。梅蘭竹三姝的長劍仍指在鳩摩智喉頭。虛竹問道:“你……你們,是怎麼來的?”鳩摩智右掌一劃,“火焰刀”的神功使出,當當當三聲,三柄長劍從中斷絕。三姝大吃一驚,向後飄躍丈許,看手中時,長劍都隻剩下了半截。鳩摩智仰天長笑,向玄慈道:“方丈大師,卻如何說?”

玄慈麵色鐵青,說道:“這中間的緣由,老衲委實不知,即當查明,按本寺戒律處置。國師和眾位師兄遠來辛苦,便請往客舍奉齋。”鳩摩智道:“如此有擾了。”說著合十行禮,玄慈還了一禮。鳩摩智合著雙手向旁一分,暗運“火焰刀”神功,噗噗噗噗四響,梅蘭菊竹四姝齊聲驚呼,頭上僧帽無風自落,露出烏雲也似的滿頭秀發,數百莖斷發跟著僧帽飄了下來。鳩摩智顯這一手功夫,不但炫耀己能,斷發而不傷人,表示手下留情,同時明明白白的顯示於眾,四姝乃是女子,要少林僧無可抵賴。玄慈麵色更是不豫,說道:“眾位師兄,請!”神山、觀心、道清、融智等諸高僧陡見少林寺中竟會有僧裝女子出現,無不大感驚訝,別說少林寺是素享清譽的名山古刹,就是尋常一座小小的廟宇,也決不容許有這等大違戒律的行徑,聽到玄慈方丈一個“請”字,都站了起來。知客僧分別迎入客舍,供奉齋飯。

一眾外客剛轉過身子,還沒走出大殿,梅劍便道:“主人,咱姊妹私自下山,前來服侍你,你可別責怪。”蘭劍道:“那緣根和尚對主人無禮,咱姊妹狠狠的打了他幾頓,他才知道好歹,唉,沒料想這西域和尚又傷了主人。”

虛竹“哦”了一聲,這才恍然,緣根所以前倨後恭,原來是受她四姊妹的脅迫,如此說來,她四人喬裝為僧,潛身寺中,已有多日,不由得跺腳道:“胡鬧,胡鬧!”隨即在如來佛像前跪倒,說道:“弟子前生罪業深重,今生又未能恪守清規戒律,以致為本寺惹下無窮禍患,恭請方丈重重責罰。”菊劍道:“主人,你也別做什麼勞什子的和尚啦,大夥兒不如回縹緲峰去罷,在這兒青菜豆腐,沒半點油水,又得受人管束,有什麼好!”竹劍指著玄慈道:“老和尚,你言語中對我們主人若有得罪,我四姊妹對你可也不客氣啦,你還是多加小心為妙。”虛竹連連喝止,說道:“你們不得無禮,怎麼到寺裏胡鬧?唉,快快住嘴。”四姊妹卻你一言我一語,咭咭呱呱的,竟將玄慈等高僧視若無物。少林群僧相顧駭然,眼見四姊妹相貌一模一樣,明媚秀美,嬌憨活潑,一派無法無天,實不知是什麼來頭。原來四姝是大雪山下的貧家女兒,其母已生下七個兒女,再加上一胎四女,實在無力養育,生下後便棄在雪地之中。適逢童姥在雪山采藥,聽到啼哭,見是相貌相同的四個女嬰,覺得有趣,便攜回靈鷲宮撫養長大,授以武功。四姝從未下過縹緲峰一步,又怎懂得人情世故、大小輩份?她們生平隻聽童姥一人吩咐。待虛竹接為靈鷲宮主人,她們也就死心塌地的侍奉。隻是虛竹溫和謙遜,遠不如童姥禦下有威,她們對之就不怎麼懼怕,隻知對主人忠心耿耿,渾不知這些胡鬧妄為有什麼不該。玄慈說道:“除玄字輩眾位師兄弟外,餘僧各歸僧房。慧輪留下。”眾僧齊聲答應,按著輩份魚貫而出。片刻之間,大雄寶殿上隻留著三十餘名玄字輩的老僧,虛竹的師父慧輪,以及虛竹和靈鷲宮四女。

慧輪也在佛像前跪倒,說道:“弟子教誨無方,座下出了這等孽徒,請方丈重罰。”

竹劍噗哧一笑,說道:“憑你這點兒微末功夫,也配做我主人的師父?前天晚上鬆樹林中,連絆你八交的那個蒙麵人,便是我二姊了,我說呢,你的功夫實在稀鬆平常。”虛竹暗暗叫苦:“糟糕,糟糕!她們連我師父也戲弄了。”又聽蘭劍笑道:“我聽緣根說,你是咱們主人的師父,便來考較考較你。三妹今日倘若不說,隻怕你永遠不知道前晚怎麼會連摔八個筋鬥,哈哈,嘻嘻,有趣,有趣!”

玄慈道:“玄慚、玄愧、玄念、玄淨四位師弟,請四位女施主不可妄言妄動。”四名老僧躬身道:“是!”轉身向四女道:“方丈法旨,請四位不可妄言妄動。”梅劍笑道:“我們偏偏要妄言妄動,你管得著麼?”四僧齊聲道:“如此得罪了!”僧袍一揚,雙手隔著衣袖分拿四女的手腕。玄慚使的是“龍爪功”,玄愧使的是“虎爪手”,玄念使的是“魔爪功”,玄淨使的則是“少林擒拿十八打”,招數不同,卻均是少林派的精妙武功。四女中除了菊劍外,三女的長劍都已被鳩摩智削斷。菊劍長劍抖動,護住了三個姊妹。梅蘭竹三女各使斷劍,從菊劍的劍光下攻將過來。虛竹叫道:“拋劍,拋劍!不可動手!”

四姝聽得主人呼喝,都是一怔,手中兵刃便沒敢全力施為。四女的武功本來遠不及四位玄字輩高僧,一失先機,立時便分給四僧拿住。梅劍用力一掙,沒能掙脫,嗔道:“咱們聽主人的話,才對你們客氣,哎喲,痛死了,你捏得這麼重幹什麼?”蘭劍叫道:“小賊禿,快放開我。”抓住她手腕的玄愧大師須眉皆白,已七十來歲年紀,她卻呼之為“小賊禿”。竹劍道:“你再不放手,我可要罵你老婆了。”菊劍道:“我吐他口水。”一口唾液,向玄淨噴去。玄淨側頭讓過,手指加勁,菊劍隻痛得“哎唷,哎唷”大叫。大雄寶殿本來是莊嚴佛地,霎時間成了小兒女的鶯啼燕叱之場。

玄慈道:“四位女施主安靜毋躁,若再出聲,四位師弟便點了她們的啞穴。”四姝一聽要點啞穴,都覺不是玩的,嘟起了嘴不敢作聲。玄慚等四位大師便也放開了她們手腕,站在一旁監視。玄慈道:“虛竹,你將經過情由,從頭說來,休得稍有隱瞞。”虛竹道:“是。弟子誠心稟告。”當下將如何奉方丈之命下山投帖,如何遇到玄難、慧方等眾僧,如何誤打誤撞的解開珍瓏棋局而成為逍遙派掌門人,玄難如何死於丁春秋的劇毒之下,如何為阿紫作弄而破戒開葷,直說到如何遇到天山童姥,如何深入西夏皇宮的冰窖,而致成為靈鷲宮的主人。這段經曆過程繁複,他口齒笨拙,結結巴巴的說來,著實花了老大時光,雖然拖泥帶水,不大清楚明白,但事事交代,毫無避漏,在冷窖內與夢中女郎犯了淫戒一事,也吞吞吐吐的說了。眾高僧越聽越感驚訝,這個小弟子遇合之奇之巧,武林中實是前所未聞。眾僧適才見到了他劇鬥鳩摩智的身手,對他所述均無懷疑,身想:“若不是他一身而集逍遙派三大高手的神功,又在靈鷲宮石壁上領悟了上乘武技,如何能敵得住吐蕃國師的絕世神通?”虛竹說罷,向著佛像五體投地,稽首禮拜,說道:“弟子無明障重,塵垢不除,一遇外魔,便即把持不定,連犯葷戒、酒戒、殺戒、淫戒,背棄本門,學練旁門外道的武功,又招致四位姑娘入寺,敗壞本寺清譽,罪大惡極,罰不勝罰,隻求我佛慈悲,方丈慈悲。”他越想越難過,不由得痛哭失聲。梅劍和菊劍同時哼的一聲,要想說話,勸他不必再做什麼和尚了。玄慚、玄淨二僧立即伸手,隔衣袖扣住了二女脈門。二女無可奈何,話到口邊複又縮回,向兩個老僧狠狠白了一眼,心中暗罵:“死和尚,臭賊禿!”

玄慈沉吟良久,說道:“眾位師兄、師弟,虛竹此番遭遇,委實大異尋常,事關本寺千年的清譽,本座一人也不便擅自作主,要請眾位共同斟酌。”

玄生大聲道:“啟稟方丈,虛竹過失雖大,功勞也是不小。若不是他在危急之際出手鎮住那個番僧,本寺在武林中哪裏還有立足餘地?那番僧叫咱們各自散了,去托庇於清涼、普渡諸寺,這等奇恥大辱,全仗虛竹一人挽救。依小僧之見,命他懺悔前非,以消罪業,然後在達摩院中精研武技,此後不得出寺,不得過問外務,也就是了。”進達摩院研技,是少林僧一項尊崇之極的職司,若不是武功到了極高境界,決計無此資格。玄字輩三十餘高僧中,得進達摩院的也隻八人而已,玄生自己便尚未得進。他倡議虛竹進達摩院,非但不是懲罰,反而是大大的獎賞了。戒律院首座玄寂說道:“依他武功造詣,這達摩院原也去得。但他所學者乃旁門武功,少林達摩院中,可否容得這旁們高手?玄生師弟,可曾細思過此節沒有?”

此言一出,群僧便均覺玄生之議頗為不妥。玄生道:“以師兄之見,那便如何?”玄寂道:“唔,這個嘛,我實在也打不定主意。虛竹有功有過,有功當獎,有過當罰。這四個姑娘來到本寺,喬裝為僧,並非出於虛竹授意,咱們坦誠向鳩摩智、神山諸位說明真相,也就是了。他們信也罷,不信也罷,咱們無愧於心,也不必理會旁人妄自猜測,那倒不在話下。但虛竹背棄本門,另學旁門武功,少林寺中,隻怕再也容不了他。”他這麼說,竟是要驅逐虛竹出寺。“破門出教”是佛教最重要的懲罰。群僧一聽,都是相顧駭然。玄寂又道:“虛竹仗著武功,連犯諸般戒律,本當廢去他的武功,這才逐出山門。但他原練的武功早已為人化去。他目下身上所負功夫並非學自本門,咱們自也無權廢去。”虛竹垂淚求道:“方丈,眾位太師伯、太師叔,請瞧在我佛麵上,慈悲開恩,讓弟子有一條改過自新之路。不論何種責罰,弟子都甘心領受,就是別把弟子趕出寺去。”眾老僧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拿不定主意,耳聽虛竹如此說法,確是悔悟之意甚誠。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佛門廣大,普渡眾生,於窮凶極惡、執迷不悟之人,尚且要千方百計的點化於他,何況於這個迷途知返、自幼出家的本寺弟子,豈可絕了他向善之路?少林寺屬於禪宗,向來講究“頓悟”,嗬佛罵祖尚自不忌,本不如律宗等宗斤斤於嚴守戒律。今日若無外人在場,眾僧眼見他真心懺悔,決不致將他破門逐出。但眼前之事,不但牽涉鳩摩智、哲羅星等番邦胡僧,而中土的清涼、普渡等諸大寺也各有高僧在座,若對虛竹責罰不嚴,天下勢必都道少林派護短,但重門戶,不論是非,隻講武功,不管戒律。這等說法流傳出外,卻也是將少林寺的清譽毀了。便在此時,一位老僧在兩名弟子攙扶之下,從後殿緩步走了出來,正是玄渡。他被鳩摩智指力所傷,回入僧房休息,關心大殿上雙方爭鬥的結局,派遣弟子不斷回報,待聽得鳩摩智已暫時退開,群僧質訊虛竹,大有見罰之意,當即扶傷又到大雄寶殿,說道:“方丈,我這條老命,是虛竹所救的。我有一句話,不知該不該說。”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