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私企想發展,不容易啊(1 / 2)

當然,這次隻能算是與王雲廣之間結下了不錯的友誼,日後若是想源源不斷的獲得王家的支持的話,重要的不是給王家恩惠,王家這種橫跨軍政兩界的大家族,劉洵也是恰逢其機才能讓他們欠下人情,日後再想如此便不容易了,重要的是,讓雙方之間有共同的利益,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這話大善,隻有雙方之間有了共同的利益,這樣才能讓劉洵持續不斷的從王家獲得政治上的助力,這才是劉洵的目的。

劉洵心裏邊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幹什麼,原本的他隻是一個在紅塵中掙紮的小人物,雖然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卻依然隻是個小人物罷了,但是現在不同,現在的他重生了,有了一世的人生經驗,有了領先十多年的記憶,那他注定便平凡不了。

劉洵壓根兒也沒有想著平凡,他也是有著大大的野心,他知道自己的目的,知道自己想要打造起一個大大經濟帝國,一個能夠超越日本、韓國那些巨大財富的經濟帝國,一個能夠抗衡主導這歐美發展的幕後財團,這才是劉洵的野心,思科對他來說,不過是個起步罷了,日後,他終究要讓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

或許,現在看來那似乎是奢望,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劉洵相信,帶著重生金手指的自己,隻要努力,未嚐便不可能達成這個目標。

當然,深蘊國內體製的劉洵自然也知道,在國內現有體製的限製之下,國內根本就不可能也不允許出現一個龐大的民營經濟體係,國內不可能出現類似於三井那樣的財閥,但是初期的發展,很多東西又限定在國內,不允許劉洵一下子便跳出國內的圈子進軍國際。

所以,在這個經濟帝國初期的發展階段,從國內獲得足夠多的政治助力,這是發展的必然選擇,劉洵早前便很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一點。

國內在87年的十三大上才提出了鼓勵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發展的方針,在88年的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才通過憲法修正案,這才在法律上明確了私營經濟的法律地位和經濟地位,在憲法第十一條增加了“國家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存在和發展。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製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私營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對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的條文。

所以,這會兒的私營經濟的地位還是很低的,僅僅是公有製經濟的補充部分,在國內,地位相當的尷尬,這種情況下,想要壯大私營經濟的難度便可想而知了,在87年之前,私營經濟那是一點的地位都沒有,投機倒把罪,根本就是為了打擊這種經濟個體而產生的。

事實上,私營經濟地位的提升,在國內一直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直到劉洵重生的那個年代,私營經濟在與國企的競爭中,依然處於很不利的地位。

另外一個時空中,中央在1992年12月的**十四大上,才明確了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並提出要以公有製包括全民所有製和集體所有製為主體,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為補充,多種經濟成分長期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