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品牌的塑造很重要(1 / 3)

第二百五十八章品牌的塑造很重要

第二天,剪彩完事之後,碧桂苑的主要人員都聚齊在會議室裏邊進行會議。當然,場麵上的剪彩其實還沒有完全結束,還有一些後續的活動,不過已經不需要連浩天等人出麵招待了,這次剪彩,也讓碧桂苑的銷售迎來一個新的**,起碼能持續小半個月,最高興的,就屬市場部的那班小子們了。

至於連浩天等人聚集在這裏,自然是要開碧桂苑的總結會議,並不是股東大會,當然,在座的各位,或多或少都擁有一些碧桂苑的股份,隻不過量多量少的問題而已,早在兩個月前,劉洵等幾個大股東便決定拿出百分之五的股份用來獎勵中高層管理人員,雖然分配到每個人身上都不算多,不過多少讓大家有了奮鬥的念想。自然的,這百分之五不會一次性獎勵出去,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也不會平均分配到每個人頭上,而是視工作情況而定的。

其實這樣的總結會議,碧桂苑內部是經常召開的,像碰頭會之類的,每天早晚都要進行一次,稍微正式的,起碼十天也會進行一次,隻不過劉洵出席的次數極少而已,這甩手掌櫃當的可太舒服了點,讓單秀玲都有些看不過眼,她如今是碧桂苑內,除了劉洵、連浩天、高衛、周培東之外,擁有股份最多的人,雖然相比這四人依然很少。

坐在會議室裏邊的,都是碧桂苑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人了,不過有不少人新招聘的中層管理甚至不大認識坐在主位上讓連浩天和周培東都陪在旁邊的年輕人是誰,也是這小子露麵的次數太少了,以至於他們雖然知道碧桂苑內擁有這樣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卻一直不知道是誰,也無緣得見,今天才算是正式見麵了,事實上,這次的會議,原本就有這樣的意思,讓劉洵好好認認人。額,其實是讓大夥認識下劉洵,按照這小子的話說,那就是,省得兩人逛夜店的時候恰巧看中了同一個小姐,總不至於和下屬不認識之下大打出手鬧了笑話。

不過市場部的人對劉洵可不陌生,市場部從上到下,幾乎都和劉洵打過照麵,事實上,這個部門的元老,全部是劉洵和單秀玲親自把關招聘的人手,碧桂苑成立之初的市場推廣,也幾乎全部是劉洵來負責的,那幫子平日裏自詡精英的人,在劉洵麵前常常自慚形穢,感覺他們那點水準,連給劉洵提鞋的資格都沒有,自然對劉洵記憶深刻,知道這是碧桂苑的洵少。而劉洵在碧桂苑員工心中那傳奇式的名聲,也是通過他們的口中傳出來的。

這次的總結會議不同以往,除了總結前段時間的工作情況之外,還要確定碧桂苑接下來要發展的方向,發展到如今,碧桂苑已經不是一家小企業,而是一舉一動都牽扯到很多人眼角的龐然大物,所以,也是趁著劉洵在這兒,這才舉行會議的。

連浩天先笑著給其他幾個不認識劉洵的人介紹了下,明確了劉洵在公司中的地位,那些人這才知道,眼前這個看起來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不僅是公司的大股東周培東的外甥,而且本身就是公司的大股東,更是公司的核心人物,也是市場部精英口中的傳奇式人物,雖然他們並不能理解這到底是這麼回事兒。隻有碧桂苑草創之處的那些包括單秀玲在內的老員工才能理解,碧桂苑走到今天,幾乎大半是劉洵的功勞。

有資格參與這個會議的人不多,滿打滿算也不足三個巴掌,除了新晉的三個人之外,其餘的劉洵大都見過,氣氛也就不是很嚴肅。

“洵少,這碧桂苑好歹也是你的產業,您老人家總不能喜新厭舊吧,有了新想法,對碧桂苑這邊就徹底不管不顧了,整天呆在美國,我說,你這甩手掌櫃也當的太舒服了點,總不能一點事兒也不做吧。”

高衛知道劉洵一直在美國那邊忙著成立公司的事情,具體卻不是很了解,而且幾次和劉洵打電話,聽其語氣也知道,美國的產業,不會給他們插足的幾乎,也便沒了旁的想法,隻要碧桂苑這個攤子發展起來,嘿嘿,幾輩子也吃不完……

不過眼下的情況是,為碧桂苑做了巨大貢獻的劉洵,其心思根本就沒有放在碧桂苑的發展上邊,高衛也隻能用這種方式讓劉洵貢獻力量了。

高衛自然不知道,他這一聲洵少給在座的各個高層管理人員帶來的是什麼樣的震驚,在碧桂苑剪彩之前,雖然大夥都知道,碧桂苑的三個大股東都有不俗的背景,高衛、連浩天、周培東,不過具體是什麼樣的背景卻不了解,隻知道高衛第一次出場便擺平了碧桂苑之前在銀行四千萬的貸款。

不過昨天剪彩出席的人,讓他們徹底的了解到,這三人在國內,到底是如何的逆天,尤其是高衛,其老爺子,在黨內的排名絕對是能嚇死人的,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周培東,也有一個即將當省長的老爸。

這三人的背景稍微一露,碧桂苑的中高層算是徹底的鐵了心,得,這一輩子就跟著這三人混了,準沒錯兒,國內,比高衛這小子地位高的衙內都數不出幾個來。

不過剛才他們聽到什麼?高衛居然要叫劉洵叫做洵少,連這等衙內都要巴結的少爺,那該是什麼樣的衙內?總書記的兒子?不過總書記似乎不姓劉啊,額,莫非是私生子?

有幾個人已經在心裏邊開始猜測劉洵的身份背景,他們哪裏知道,高衛稱呼洵少,不過是笑言罷了,也是叫順口了。

劉洵打個嗬嗬笑了笑,“連哥,高哥,可不帶這麼說話的,其實你們大家已經做的很好了,哪有我插手的餘地啊,我要是硬要插手,不是搶了你們的飯碗嗎。實際上,碧桂苑能發展到現在的地步,這是在座的同仁共同努力的功勞,不是誰一個人的貢獻,而且,你也知道,我隻適合高屋建瓴的說一些,也隻做參考,具體而微的事情,我可做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