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院裏最近有些冷清,程處默等人,這些天都去城外忙著建廠的事情,整個格物院裏,便隻剩下秦懷道、李泰這樣年紀小的孩子。
於是,徐寧幹脆便大手一揮,直接給這些孩子放了假, 程處默等人將廠子完全建起來,還需要二十多天的時間,剛好這段時間,便算是給他們放了春假了。
老王同學最近也是忙的很,自然都是在忙著研究他的算學,徐寧趁著程處默等人不在時,便給老王同學開了小灶,將微積分的大門也打開了。
於是,這幾天的老王同學,完全就跟魔怔了似的,一天到晚的呆坐在黑板前,目光直勾勾的盯著黑板上的微積分。
有時候,食堂裏做好了飯菜,眼看都要放涼了,卻都不見王孝通的身影,逼不得已之下,食堂的廚子,隻得親自端了飯菜送到王孝通知麵前。
老王同學,現在也是格物院的寶貝,徐寧大半時間不在時,都是老王同學替徐寧代課,除了那些機械的知識,剩下的便是算學、四書五經等等。
但自然教的最多,也是受格物院學生喜歡的, 便是王孝通的算學了,基本到了這堂課時,教舍裏全都聚精會神,生怕錯漏了其中的關鍵點似的,讓老王也特別的有成就感!
王孝通在發呆,程處默他們又不在,於是,剩下徐寧一人時,徐寧便想搞點真正刺激的東西了!
這些天他去城外忙碌時,將作監的那邊,其實一直都沒停下,兩個煉焦跟煉製硫磺的爐子,一天到晚的運轉,工匠們也都日夜輪流的守著。
降臨一月的時間,煉製出來的焦油,便差不多八九桶了,按照徐寧先前的吩咐,八九桶的焦油,便全都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
如今,剛好格物院裏沒人,徐寧便跑了一趟將作監,帶上幾個工匠, 將一桶煉製出的焦油,搬運到了格物院來,這就準備蒸餾分離了。
焦油這東西,味道實在是太過刺鼻了,還沒瘋走近將作監,那股子刺鼻的味道,便已經撲鼻而來,等到真正進入將作監時,那味道便已經讓人頭腦發昏。
徐寧開始有些後悔,當初建立煉焦爐的時候,就應該選個城外的地方,比如兵工廠的旁邊,或者幹脆就在龍首原的山裏。
到時候,在山裏弄個機井出來,油分分離池內的廢水,到時也可以直接排進山裏,不至於像現在似的,還要每天運往城外處理。
簡直是失策啊,不過,現在後悔也不晚,等過上些日子,跟李世民說一聲,就將煉焦爐、硫磺爐全部搬到龍首原山裏去。
這裏畢竟是在皇城,萬一時間長了,直接來個‘轟’的一聲,那樂子就有點搞大了!
滿滿的一桶焦油,差不多就是七八十公斤,三個工匠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算是將一桶油搬到了格物院。
徐寧便重新檢查了一遍蒸餾設備,冷凝器、輸油管道以及連接口等等,確保一切都正常無誤後,才指揮著工匠們,將焦油灌入了蒸餾鍋中。
在焦油蒸餾分離前,其實還有道工序,那就是化驗焦油中的占水比例,若是占水比例超過五點,那就還要再進行二度的油水分離處理。
不過,那是大批量蒸餾分離時注意的,比如蒸餾鍋達到一噸以上,如果焦油中占水比例達到五點以上,那有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炸鍋。
但徐寧這個沒事,因為是隻有五十公斤的蒸餾鍋,且處理過的焦油,占水比例差不多也是低於五點的,倒是不用考慮這個了。
焦油灌入蒸餾鍋,隨即,便是點燃灶火,一名工匠專門負責灶火,隨時聽從徐寧的指揮,當灶火點燃後,徐寧的眼睛便緊緊的盯著上麵的溫度計。
而此時,整個蒸餾房中,便隻剩下了徐寧跟那名工匠,剩下的人,都被徐寧趕到了外麵,雖然通風效果做的很好,但這時候留一個人在裏麵,多了一份危險。
隨著灶火的點燃,溫度計的指針,也在一點點的升高,到達一百一十度時,徐寧便點頭示意,讓那名工匠將灶火控製下來。
這個溫度段是焦油中的脫水階段,等到將焦油中水分脫幹,之後便將溫度上升到一百三,這才是真正分離的開始。
焦油分離的第一部分便是汽油,之後等分離不出汽油後,便再度將溫度提升到一百八,便是煤油的分離了,再往上便是柴油的分離,這時候的鍋內溫度,已經提升至恐怖的二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