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隊攜帶的商品是黃潤、鮮粉、靈壽等一些巴國特產。
巴國盛產苧麻,紡織業發達,黃潤是通過精加工製作的細麻布。這種布質地柔軟,顏色微黃,夏季製成單衣,穿著涼爽透氣,自帶空調,穿在年輕女性身上,也不用擔心春光乍泄。巴國盛產水稻,鮮粉是優質稻米搗碎後研製成的護膚品。這種粉是胭脂粉,是化妝品,不是化學品,不含致癌物質,女人用它護膚養顏,做的就是無毒女人,也是無害女人。靈壽是巴國生長的一種似木類竹的植物,樹枝頂端自曲,不用加工,是天然的手杖。老者以此物助步,竟能靈敏捷行,祛病延壽,故名靈壽。
這些商品,除了貴還是貴,真挑不出缺點和毛病。貴不是商品的錯,錯在買家,誰讓你沒有錢呢。這些貴重的商品,平頭老百姓隻是看一看,根本買不起。如果沒錢,慢走不送,當然家裏有礦山兜裏有大錢的,另當別論。話又說回來,他們壓根兒就沒打算賣出去。有這些商品作掩護,不過是便於私訪。這樣的商隊行走在大路上,也是引人注目的,至少很容易讓人看出是富商大賈。
為什麼要私訪?
按巴王的話說,隻有私訪才能準確摸清國家囤兵積糧情況,隻有私訪才能了解各地真實的民風民情。巴王私訪,有官員強烈反對,反對者考慮的是巴王的人身安全。出門在外,各種突發事件無法預料,危險無處不在。也有官員支持,比如庹正執就舉雙手讚成巴王的私訪行動,因為治理國家的前提是必須熟悉國情、知曉民間疾苦,成天躲在王宮裏說胸懷天下那是扯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說的就是這個理。
巴王一行是從都城褻江出發的。一路向北,先是乘船逆流而上到達閬中城,再沿一條商道步行,一路再向北,便進入巴蜀邊境的苴地,他們要將輕便卻十分貴重的商品贈送給苴侯。按照慣例,巴王將收到苴侯回贈的禮物,再把它們帶回巴國。
商道上有漁夫、樵夫、獵夫、農夫,有無所事事的老人和小孩,還有商販和流浪乞討者。來的來,往的往,大家相安無事,但都對這支神秘的小商隊投去好奇的目光。
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中年漢子和小楊子與這支小商隊迎麵相遇。
中年漢子和小楊子與這支小商隊擦肩而過。
新冠期間催生了一個新名詞——時空伴隨者,從中年漢子和小楊子與巴王一行的交集看,他們就屬於時空伴隨者。雖然他們有對話交流,但由於是在戶外,算不上密切接觸者。
所謂時空伴隨者,是指與確診手機號碼在同一時空網格(範圍是800米×800米)共同停留超過10分鍾,且最近14天任一方手機號碼累計停留時長超過30小時以上,查出的號碼為時空伴隨號碼。比如,感染者14天內到過某地,而你這14天的軌跡與他有過交集,無論是身體上擦肩而過,還是通訊信號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認定為時空伴隨者,健康碼由綠色變成黃色。
小楊子知道這不是真正的商隊,是一群特殊的人物,這從他們走路的姿勢、眼神和動作一看便知。小楊子犯嘀咕了,裝扮什麼不好呢,非要裝扮成商人?回頭率那麼高,這不是招人現眼嗎?以真麵目示人,就那麼難嗎?他們是好人嗎?
中年漢子又看出了小楊子的心思:“他們肯定是好人,如果不是,世上就沒有好人了。如果他們以真麵目示人,我們就必須跪下,就地、立刻磕頭高呼,靜等他們離開。”
小楊子嘴一撇,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人物要我們跪下?還是必須就地、立刻?男兒膝下有黃金,隻跪蒼天與雙親,我從沒有向誰跪過,就是大王在此,我也不會跪下,因為我不認識大王,大王也不認識我,再說大王又沒有撫養我,也沒有給我什麼好處。
小楊子對中年漢子猜測出自己的心思表達不滿:“不要說我們,你是你,我是我。雖然他們是好人,你想去跪,腳長在你身上的,自個兒去,與我無關。”
中年漢子搖頭:“初生牛犢就是什麼都不怕,跟我當年一模一樣。”
小楊子說:“做賊才心虛,我又不是賊,我怕什麼?”
中年漢子揭短:“你摸了農夫的包,又摸了家丁的包,你不是賊是什麼?”
小楊子馬上解釋:“那不是摸包,我是在實踐你的行竊術,學以致用,再說什麼也沒有摸到。”
“摸到你就是賊了,人贓俱獲。”中年漢子說:“我看這支隊伍……今日必有大事發生。”
小楊子也有了警覺:“其實我也怕,我怎麼不怕?如果我沒有猜錯,這支招搖的小商隊不遭暗算都很難,這就是你說的大事,但樹林中那七個劫匪我對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