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發展道路是青杏做雞倌的時候想到的。
放養雞的時候,看到雞從土裏啄出一條蟲子吃下,青杏欣慰極了,覺得自家雞真是太棒了——光吃草怎麼行,多吃蟲子才更有營養,才能多長肉啊!
就是蟲子太少了,青杏遺憾。多吃草多運動的雞肉質雖好,但不怎麼肥就是了。
日常油水不足的青杏覺得,還是等油水足了再考慮肉質的問題吧。
看著偶爾才能啄到蟲的雞群,青杏感歎,這麼點蟲子也就能讓雞改善下口味,要想憑此增肥,可能性很低。
越看越心急,青杏幹脆找來根樹枝,手動刨土找蟲子——發呆的時間還不如用來幫自家雞改善生活。
以前的青杏很怕小蟲子,但是在鄉下生活了五年後,她已經能做到淡定的麵對各類蟲子了——這種環境下,不努力適應,可真沒法活了,反抗不了不就隻有接受了嗎?
刨了好一會兒,青杏隻找到零星幾條蟲子——還不如雞自己找的多。青杏鬱悶,這蟲子都藏哪兒啊!這雞難不成還有透視眼不成,怎麼能這麼精準啄蟲呢。
扔開樹枝,青杏罷工了——費這麼大勁還找不到多少蟲子,完全的支出收入不成正比,不劃算不劃算。
於是青杏又開始圍觀雞群進食,順便天馬行空的想象。
要是自己能養些蟲子,到時候直接一大盆一大盆的喂,那雞得長多肥啊!
養蟲子?養蟲子!
青杏一個激靈,整個人都興奮了,對啊!野外蟲子少,我可以自己養啊!
青杏邊打轉邊思索,我怎麼把這個忘了?!太不應該了,太不應該了!
這會青杏欣喜若狂,因為她終於想到自己能做什麼了——蚯蚓養殖!
果然,創業要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從自己了解的做起。以前的自己太不成熟了,開美甲店也好,做大夫也好,完全沒有慮自身條件從現實出發!
自己現在什麼身份?村姑一枚,那奮鬥目標本就應該結合現有條件來思考嘛,例如種植業,例如養殖業。
要是自己早一點想通,說不定早就回憶起這個知識點了。
青杏對於自己這次的想法非常自信——知識儲備有了,材料也能就地取材,怎麼可能不成功?!
要說青杏上輩子一個城裏姑娘,怎麼會有蚯蚓養殖的相關知識儲備呢?——那還得感謝電視上播放大學生回鄉創業致富的財經頻道了。
某天青杏在家做手工,為了熱鬧打開了電視。打開的頻道正好在播放某大學生回鄉創業,通過蚯蚓養殖發家致富的節目。
當時就勾起了青杏的好奇心。聽說過大學生回鄉養雞養鴨養螃蟹致富的,養蚯蚓致富?還真是第一次聽說。於是她手工也不做了,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聽了創業大學生的一番解說,青杏才知道,原來蚯蚓不僅是鬆土好幫手,還可以用來做眾多家禽的飼料——連羊都能吃!吃了能提高產奶量呢。
青杏當時真是大漲知識——在這之前她還以為羊隻吃草呢。
節目後麵也有講一些蚯蚓養殖的方法,但是解說配著各種蚯蚓的畫麵,讓青杏感受到了強烈的生理不適,就換頻了。
後來青杏沒忍住好奇心,還是去搜索了蚯蚓養殖方法的相關內容——文字解釋果然比配有畫麵的解說讓人舒服多了。
現在,回憶了一下自己當初搜索的信息,青杏萬分感謝當年自己的好奇心——這可以實踐的發家致富途徑不就有了嘛。
青杏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成為這十裏八鄉最有名的養殖大戶!
途徑則是:先實驗性的養出一批蚯蚓;成功後,告訴陳家眾人,進行大規模蚯蚓養殖,同時擴大雞鴨養殖規模;最後,形成兩大養殖場——蚯蚓養殖場和雞鴨養殖場。
青杏相信,有了蚯蚓做口糧養出的雞鴨,肯定肥過十裏八鄉所有人家養的雞鴨,到時候銷路不要太好——跟現代人講究健康少油脂不同,這時候的普通百姓因為油水少,反而更喜歡肥肉。雞鴨同理,肥美的雞鴨肯定比精瘦的雞鴨受歡迎。
同時,蚯蚓養殖出來不僅可以用於做飼料,也可以用於鬆土;蚯蚓的糞便也是極好的肥料,到時候自家的土地肯定也能更加肥沃,糧食增產不就在眼前?!
青杏神清氣爽,覺得自己真是個天才——一下子做到養殖業種植業兩手抓。
這下子青杏也不發呆了,把樹枝又撿起來,開始使勁刨土——養殖事業的第一步,從挖蚯蚓做種開始。
挖了一會兒一條都沒挖到,青杏反應過來,拍一下自己的頭,覺得自己這是被喜悅衝昏頭腦,做起傻事來了——蚯蚓喜陰暗,畏光,這會太陽不小,蚯蚓肯定都躲的深深的,哪找的到?再有,蚯蚓一般生活在土壤肥沃的地方,要找蚯蚓,自己應該去菜園子耕地裏找啊,這種野地哪找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