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是個行動派, 在她的操持下,姐妹食鋪一號店迅速開張,取得的反響也比預料之中好。
本來杏花還覺得連鞭炮都不讓放,店鋪開張得冷冷清清, 得有點時間才能把人氣攢起來, 結果沒想到, 石頭十分上道, 帶領一眾同窗前來捧場, 然後一傳十十傳百, 姐妹食鋪的名聲一下子就傳開了。
士要是吃食比較新鮮, 書院學子、先生都樂得來換換口味,一嚐, 誒!確實很不錯,很多走讀的學子,下午回家的時候便會過來帶幾份回家給家人吃, 店裏的生意自然就不差。
“我看咱們得盡快招人了,好多人在問城裏什麼時候開店,”杏花算完賬跟青杏眉飛鳳舞的說著,整個人都洋溢著一股子興奮勁,“而且我在這店裏守了半個月,大概流程已經摸熟了,不能浪費時間!”
“可以, 其實咱們這食鋪, 算得上是統一的流程, 隻要把這個模式摸熟固定下來,開店越多越省事越掙錢。”青杏看了看賬本,對於杏花開新店的想法表示了支持:“我要搬回城裏住了, 這時候城裏開分店,我也能使點勁。”
“明天我就去招兩個人來先帶著,你回了城裏開始選店鋪,要是方便,也可以先把夥計招起來,”杏花點頭,計劃已經在她腦海裏過了幾遍了,這會說來井井有序:“前期咱們辛苦一下,得帶人,後麵要是培養出來了,就可以讓前期進來的人當管事,這樣遞延下去,咱們開店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了。”
說幹就幹,杏花第三天就開始張羅招人的事,這事也好辦,讓青杏家的下人到附近幾個村子裏宣揚一三,當天下午來應聘的人就快把杏花住的宅子擠破。
杏花麵試加暗訪,很快就定下一中一少兩個人。中年婦人是個寡婦,一人拉大三兒三女,都給娶了媳婦找了好婆家,手段脾氣可以說是樣樣不差。
本來該在家養老了,但是閑不住,聽說書院附近的店招婦人幫忙,過來試試,沒成想真選上了。
“金老板,你放心,我這個人那是十裏八鄉都知道的勤快人!”王大嬸嗓門大,對上杏花也不會特意壓低聲音:“有我在也沒人敢來鬧事,不然我那三個兒子可不是吃白飯的!我會帶著小丫好好幹的。”
小丫是個十四歲的少女,身世淒慘——典型的有了後娘就有後爹的小白菜,不過,她可不是隻會唱“小白菜地裏黃~”的小可憐,抱著“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讓你好過”的心理,小丫在家裏跟後娘三天兩頭幹架。
身上傷不少,但是脾氣一點沒被打折,這次便成功入了杏花的眼。
“老板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幹,不白費你的好心!”
杏花笑道:“我招你們,是看中你們能幹,以後做事盡心就成。”
“你們隻要能幹,日後定然不會虧待你們,但要是藏著賊膽,嗬。”杏花便把自家關係網介紹一遍,看著麵露膽怯的三人,滿意的在心裏點點頭。
兩人對店裏的活上手很快——畢竟目前店裏也就兩樣東西賣,並不複雜。
然後杏花就發現一個問題,這兩人,哪哪都好,就是這算數差了些。
“一個人買的少的時候,我發現她們算錢沒問題。但如果一個人要的多了,她們算錢就很慢,還得算好幾遍,這就太耽誤時間了。”杏花找青杏想辦法:“現在咱們店裏就兩樣東西還好,你這已經在準備上新的了,以後要是店裏有十個八個吃食,一個人一樣來一些,豈不是算賬都要大半天。”
不等青杏說話,杏花又繼續憂慮起來:“這倆人,王大嬸是常年持家,家裏的采買、還有賣菜賣蛋這些都是她一手管,才會算點簡單的賬;小丫也是,說家裏的雞蛋都是她在賣,這種情況下兩人都隻會簡單的,以後招人,怕比她們還不如咋辦?”
“她們不會,我們就教唄!”青杏攤手:“這年頭窮苦百姓家,男孩能識字算數的都少,更別提女人了。”
“像你說的,王大嬸和小丫其實算是有基礎的,那我們再教一下,其實也費不了多少功夫。”青杏想到上輩子的九年義務教育,很是懷戀了一番曾經的祖國。
“新吃食馬上要上了,杏花姐你這段時間還要呆在店裏,那空閑時間教一教,也不耽誤事。”青杏說完用眼瞟杏花:“就是你得費些心思了。”
“我呢,回了城,裏麵開始物色新店鋪,為咱們的三號店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