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 安吉拉》的第二卷不同,景是現搭的,因為動線長,棚內裝不下, 隻能在戶外找實景。寧市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為了找這麼大的可動工的荒地, 紀南跑斷了腿, 不得已, gc和勤德置地拿出了自己的儲備地塊, 最後由商陸拍板了一塊, 這才算是解了。
這塊地在寧市遠郊,其所在區在盤點寧市八轄區時經常被遺忘,偏僻程度可見一斑。這是gc囤了造度假別墅的, 因為正臨著一大片狹長型天然湖泊, 周圍是草場和密林,不像南方, 倒像雪山腳下, 風景很漂亮。因為夠偏, 隻有三戶農民, 連保密工程也省了。
動工前柯嶼和紀允就來過了,跟第一卷一樣, 需要他們按劇本排演, 以此來確定每一段廢墟的長度。
“小老師,”紀允卷著劇本卻不看, 早已把台詞背得爛熟,“我的ng未必會比你多,你的ng未必會比我少。”
“你倒是有信心。”
紀允躍躍欲試:“要是我贏了, 你教我怎麼追謝淼淼。”
柯嶼覺得他高看自己了,“我沒你想得這麼厲害。”
“我覺得你可以,”紀允認真地說,放輕聲音小小聲:“你都可以追到商陸,淼淼肯定比老師好追。”
“你又知道了。”
紀允一想起商陸帶他拉片的過去就心頭冒汗,“他不是人,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變態!”
商陸從跟斯蒂芬的交談中停下來,“紀允。”
紀允噎了一秒,無形中仿佛被魔王盯上,秒速滑跪:“我錯了!”
夏天是所有電影人的噩夢,即使戶外一字排開大功率電扇冷氣機,也抵擋不了汗流浹背的下場。大夏天的,紀南戴著安全帽在工地盯了近一個半月,才讓當初的概念圖完美落地。再回到劇組時眾人都不敢認了,都黑成碳了。
紀南麵對調侃苦笑不已:“你們到了就知道了。”
老杜對此很有發言權:“鳥都懶得飛那兒去拉屎!”
他做後勤時傷透了腦,公路是有的,但最近的村鎮在十公裏以外,讓人送盒飯過來,半路就得餿了。
還有住宿,不是開玩笑啊,最近的像樣些的酒店在六十公裏以外,這住個什麼玩意兒?一來一回腰都坐斷了!
紀南盯工的這一個半月,日日都是帳篷冷水澡,一到周末回寧市就報複性消費,有家不住非要住個五星套房才算解氣。
這事兒得聶錦華和商陸一起定,老杜拿不準主意。
“咱們有這麼幾個選擇,一是全組住帳篷,就用那種大印第安金字塔帳篷,夠寬敞,配一米二氣墊床,睡幾天還湊合,”老杜彙報,“二是住十公裏外的鎮子上,我去看了,賓館是有兩家的,就是條件夠嗆,跟招待所看齊的,三是咬咬牙住酒店,來回一百二十公裏,每天大巴統一接送。”
三種方案肯定是第二種最省錢,但沒人願意選,一和三的成本差不多。
“我看,不然就住酒店,單程一個半小時,還湊合。”聶錦華首先做取舍。
“太危險。”商陸沉吟著,看衛星地圖,“都是夜戲,收工在淩晨後,六十公裏的盤山路,一出事就是大事。”
“得了,”老杜敲敲桌子,“那就住帳篷吧,我來安排。”
別看他嘴上不把門又油嘴滑舌動輒開黃調,其實正經是有能耐的,再難啃的石頭也能給你雕出花兒來。
近百頂大帳篷在草場上一天之內拔地而起,老杜懂事兒,愣是給主演和各組領導們搞出了個野奢套房,淋浴區客廳區臥室區井然有序,導演帳篷前還有個長十米的天幕,供他們開會使用。大功率發電機在日落前運轉不停,爭分奪秒地給設備和蓄電池充電,全力保障晚上的順利拍攝。
另有五頂超級大帳篷當辦公室,能趕上戰時軍級司令部了,方便攝影組和錄音組每天的整理工作,主演的化妝室也在此。
既然都露宿野外了,那也不介意喝西北風了,老杜請了四個廚子,負責每天的一日三餐外加一頓下午茶,餐標遠超盒飯,主演們則單獨開小灶,每日有什麼想吃的隨便吩咐。
開拍前場務已經把相關情況通知到各組,眾人都有心理準備,到了現場一看,反倒比想象的更好,甚至都有點度假氣息了,不由得都鬆了一口氣。
“柯老師,您住這兒,”老杜親自領著柯嶼介紹,殷勤道:“這頂是果兒的,跟您挨著,旁邊那頂大的是紀允的,你倆要是想對個戲也方便,那頂是導演的,沒幾步,方便得很!那個更大的是化妝室,天一黑您就去那兒化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