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珺遠遠一看,就瞅見了王侃,他手裏拿了個鍋盔,正啃得津津有味,一張臉比鍋盔還大,異常顯目,在搶客源搶生意時,這張招牌般的大臉,鐵定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確定了人物的位置,來珺不方便一直盯著那邊看,怕引起摩的師傅的注意力,便走進了附近的雜貨店,佯裝挑選飲料,餘光不時一瞟,注意馬路對麵的狀況。
王侃一個鍋盔啃得差不多了,吃飽喝足後,開始招呼客人,很多客人對他視而不見,老遠聽見他的招呼聲,便繞道走開。
來珺側過身子,注意觀察他身邊的動靜,忽然注意到,一個男人出現在了他身邊,戴著鴨舌帽,手裏提著個小號行李箱。從他走來的方向看,應該是從火車站進站口出來,像是要離開,但發生了什麼變故,又折返了回來。
那個男人應該就是警方通緝的嫌疑人!
嫌犯和王侃對上了話,不久小摩的便啟動了,沿著魯港大道駛離了火車站廣常
王侃前腳剛走,來珺後腳便出了雜貨店,徑直走向離大道最近的摩的師傅。這個師傅幹癟而瘦小,坐在電瓶車上,像未成年偷開爸媽的車玩,所以一直沒接到生意,眼巴巴地看著身邊的同行一個個呼嘯而去。
小師傅見來了生意,立馬拿出了十足的熱情:“姑娘伢,去哪裏呀?”
來珺:“你看到前麵那輛深紅電瓶車了嗎?跟上它。”
小師傅轉頭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前麵的電瓶車,似乎第一次遇到“黑夜追蹤”的活兒,表情有些不解,不過這生意來之不易,他還是接了下來,手裏轉動加速把手,速度一飆,追了上去。
“這一段車輛比較多,你速度快一點沒事,但等會兒車流會減少,你跟遠一點,不要讓前麵的車察覺。”
來珺特意在師傅的耳邊囑咐。雖然前麵的兩個人隻是信息人,存在於王侃的記憶之中,但她和他們同處神經世界,信息人可以感受到她,可以和她互動,她也因此可以改變王侃的記憶。
但她目前要做的,是尋找原本的記憶,拚湊出路線,找到嫌疑犯的藏身地點——所以首選做法,是默默跟隨其後,確保場景真實再現。
這一天是8月30日,還在盛夏的餘韻裏,但是夜晚偏涼,來珺就穿著件青色衣衫,大晚上的在車上兜風,把寒毛都兜了起來,她搓了搓雙臂,給自己加了件毛線外衫。
意識場在大腦世界中,可以改變自身形態,反正現在沒人看著,她直接來了個換裝遊戲。
攏了攏外衫領口,來珺開始注意沿街的建築和布局,將路線刻進頭腦之中,方便出去之後畫出路線圖。
她時不時察看前方的追蹤對象,小摩的行駛得順暢,而周圍的景物並未虛化,也沒有出現卡頓斷層的情況,這說明路線信息還保存在王侃腦子裏,隻是提取方式出了問題,他記不清楚了而已。
來珺就像一個奔跑的攝像機,把路線都錄了像,等著之後高清播放。
一個多小時後,到了王侃所說的三岔路口,也就是這裏,他看清了嫌疑犯的臉部特征。
來珺讓摩的師傅提前停下來,和路口保持一段距離。她從小師傅身後探出了頭,偷偷觀察前方犯罪嫌疑人的動作——那男人指著紅綠燈,似乎在給王侃交代路線,過了馬路該如何如何走。
來珺觀察得認真,眼皮忽然一跳,察覺到視野中多出個人影。
她現在坐在摩的上,摩的停在馬路邊,旁邊是綠化灌木,再往裏走,有兩米寬的人行道,人行道上立著一排路燈,燈光冷白,灑在地麵上,像結了層霜,白天還熱氣蒸騰的地麵,現在看起來白瘮瘮的,如同鋪了層寒氣。
現在這個點,按照正常作息應該洗洗睡了,人行道上幾乎沒了人,隻有馬路上時不時有些車輛,外加兩個小破摩的。
與人跡密雜的火車站相比,這個三岔路口格外冷寂,司機都不敢按喇叭,怕自個把自己給嚇著了。
一片冷寂之中,來珺注意到,在她斜對麵的路燈下,站著個人,是個女人。她正好站在燈光之下,上半張臉被麵具覆蓋,麵具通體冷白,隻露出了下半張臉。麵具上雙眼部位,開了兩個黑洞,但是透過黑洞,卻看不見她的眼珠,裏麵好像是一片空無。
來珺感覺得到,那個女人正看向她,透過兩個黑洞,透過悄無聲息的夜色,盯著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