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十大主菜之倉魚(2 / 3)

倉魚香煎有一個特別要講究的地方,那就是這魚‘肉’不能切得太薄,太薄了下油鍋一煎水分會散失的太快,會讓魚‘肉’變幹,味道和口感都會變得極差,同時,太薄的魚‘肉’在煎的時候很容易就由於翻動而破裂,這樣都是很不可取的。

在趙海生看來,一厘米厚多一點是最合適的一個厚度。倉魚魚身是中間鼓,兩邊薄的棱形狀,看起來是很漂亮的。

趙海生又用水把魚‘肉’衝洗一遍,這是因為倉魚在一刀切之後會有一點“魚血”這些東西如果不衝洗幹淨,會影響一會下油鍋煎時的效果,因為這些東西很容易就焦,會極大地影響味道。

雖然對於一般人來說這種味道的影響都還能在接受的範圍之內,但是對於‘精’益求‘精’的趙海生來說顯然是不可以接受的。

把魚衝洗幹淨之後,趙海生並沒有馬上就下油去煎,而是把這兩塊倉魚放到了篩網上,直到上麵的水分不再往下滴之後才開始動手去煎

這是因為如果網把倉魚洗幹淨不滴幹水,一是下鍋的時候會讓油濺得四處都是,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倉魚很難煎出“幹身”和金黃‘色’來。

趙海生很顯然是不可能在這樣的細節上犯錯的。

孫誌成看到趙海生如此講究的每一不,於是笑著說:“海生啊,你做這些菜的各個步驟我看你要寫下來,要不他們可不知道怎麼樣‘操’

趙海生點了點頭,說:“沒有問題,等我們試驗後這個倉魚確實可以做為我們的主菜了,我就把這個步驟寫下來,讓他們按照我寫的方法來進行,因為我們都是選擇比較簡單易於‘操’作的方法來進行的小所以說就算是他們按圖畫葫蘆,也應該能學得七八分像的,這要快餐裏已經足夠了,畢竟我們並不是要參加美食大賽。”

“沒錯,正是這樣。”孫誌成知道就算是煎這個白倉看起來隻不是用油下去煎,就算是用同樣的辦法煎但是真正的高手和一般人還是有著巨大的差別的,不過正如趙海生所說的那樣,又不是參加美食大賽,隻是一個快餐,是要講究美味,但是也不可能如此地講究。

趙海生選擇的是平底鍋,這樣的鍋受熱各個地方比較勻均一點,用來煎東西正合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趙海生在這方麵也不是非得講究傳統用一個“尖”底的鍋才行。

先是把鍋燒幹,然後是下油,煎白倉當然不是炸白倉,所以下的油不可能多到把整塊白倉都“淹。起來,但是也不能太少,因為如果油太少了,那也不叫煎,而叫炒了。一般來說下油把魚放下去之後油能泡到魚‘肉’的三分之一的地方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可以用鍋鏟把油“鏟小。起來淋到魚‘肉’上就差不多了。

煎東西有時候是要用滾熱的油,而有時候則不能用滾熱的油而隻能用半熱的油,在趙海生看來要煎出一塊好的倉宴絕對要用滾油。

所以把油倒進平底鍋之後。趙海生等油變得滾熱了才把兩塊倉魚放了進去。“

魚‘肉’網一沾鍋,“吱”的一聲就猛地爆了開來,趙海生手裏鍋鏟飛塊地就鏟起倉魚翻了一個身。讓另外一邊吃上了油,同樣一聲“吱。的聲音響起,空氣之中已經彌漫著一股香氣了。

很多人煎倉魚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把不是切口的兩側魚身攤放在鍋上,因為倉魚的魚皮比較薄,在這樣高溫之下很容易就會變焦同時會出現“粘”鍋的情況,最終會影響魚的味道,所以說不管趙海生怎麼樣翻動這倉魚,他保持著切口就著鍋底來煎。

至於魚身不是切口的地方的煎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用鍋鏟鏟起鍋裏那滾燙的油淋到魚‘肉’上,這樣就足到達到目的了。

很快,孫誌成就看到魚的切口處的魚‘肉’變白,然後迅速地變黃,然後變成焦金黃的飄亮顏‘色’。

孫誌成看著這種顏‘色’在自己的眼前慢慢地出現,心裏直點小頭,俗話說,這做菜要做到‘色’香味俱全。而趙海生就是有這個,本事,現在他就把這個倉魚煎出了最美麗的顏‘色’來。

此時,趙海生不僅僅是不時翻動倉魚讓兩個切口處就油煎,而且同時也不斷地用鍋鏟底壓著這魚塊。

新鮮的倉魚魚體裏往往會含有不少的水分,就算是在煎之前趙海生已經通過用篩子滴掉了不少的水分,但是裏麵的水分還是很多的小用這種“壓”的辦法就是為了讓魚體裏的水分“跑”出一些來,同時更為重要的是要這樣可以讓魚‘肉’變得更加緊實,口感更好。

很快。七八分鍾的時候。當趙海生把魚塊鏟起來放到眼前打量了一下的時候,他滿意地點了點頭,又把倉魚放回鍋裏,然後抓起一把細鹽灑了下去。

隨著這一把鹽灑下去,倉魚變得更加地金黃,顏‘色’也越發地好看起來

要煎出最好看的顏‘色’,其實這最後下鹽的一步也是不可少的。

細鹽下去之後,趙海生並沒有讓倉魚在油鍋裏呆多久,十來秒鍾之後就把魚鏟了出來放在了孫誌成遞過來的一個小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