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硝煙彌漫(2 / 3)

聽到馬成毫不保留地說出自己在美食上的這個觀點之後,劉傳華鬆一口氣,當馬成的這和番話說出來之後他知道自己今天設定的采訪任務就已經是完成了一大半了,剩下的就隻需要把早就準備好的答案拋出來就行了。

“我在來采訪馬教授您的之前。讀過你的不少著作,在這些書裏麵你當然是堅持了這個觀點,但是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最近你與稿芳教授發生了一些論爭,而最歸要根結底的就是你們兩個人在怎麼樣認定美食的最重要的原則或者是說因素的時候發生了衝突。”

“其實我在采訪您之前已經采訪過謝芳教授,她還是堅持了她自己在美食方向的主張,與你剛才所說的那一個是相對的,請問馬教授你是怎麼樣看這個問題?”

劉傳華的這個問題很尖銳,而且殺傷力很強,讓馬成不由得停了一下,他並不是說不知道怎麼樣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在考慮怎麼樣去說才合適。馬成知道記者在這種采訪之中的任務就是想辦法製造出一些“矛盾”來,站在馬成這方麵來考慮,與謝芳發生爭論並沒有什麼問題。而且這件事情早就已經發生過了,但是就算是這樣,馬成還是明白自己在回答的時候應該小心一點。他可不想成為劉傳華的工具。

想了一下,馬成笑了一下說:“是的,我和謝教授在這方麵有著根本的區別,而且我與她都已經參加了這一次的美食評審的評委會。我想不僅僅是我,她也會一樣,在這方麵都堅持自己的原則的,我想到底最後我們對於一道菜怎麼樣去運用我們的專業的知識去進行判斷,也就隻有等比賽正式開始之後才能知道的了。”

馬成的這一番話有一點避重就輕。不過劉傳華已經相當的滿意了,他也就沒有在這上麵再繼續“挖”下去。目前的的這一切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世就沒有必要非得‘弄’出一個大的矛盾來不可。所以接下來劉傳華也就沒有再問比較尖銳的問題,而是問了幾個另的問題,然後采訪就在比較和諧的氣氛之下結束了。

離開馬成的時候,劉傳華就急匆匆地往報社裏麵趕,這一次對於謝芳和馬成的采訪出乎意料地順利,都是在采訪網一結束劉傳華就已經能飛快地構思出來稿子的主幹了,接下來就隻是要把它再潤‘色’一點、再完善一點就足以見報了。幹記者已經這麼多年了,劉傳華對於采訪也就慢慢地失去了新鮮感,但是此時這種早就已經失去的新鮮感卻似乎是在慢慢地回到了自己的身體裏,這讓他是相當的興奮。

楊詩起了一個大早,在出外買隻餐的同時也買了一份最新的上東日報,翻開第二版。看到了上麵的文章,匆匆地讀了一遍,她的臉上就‘露’出了一絲微笑,而也就馬上轉身往酒店裏走去,十來分鍾之後,她就出現在了趙海生的房間裏。她有一點驚訝地發現此時在趙海生的房間裏的還有呂軍和孫,誌成。

看到楊詩走進來,趙海生笑著說:“楊詩啊,有什麼好事情?我看到你的臉上寫滿了微笑,看來心情不錯啊。”

楊詩向呂軍和孫誌成打了一個招呼,然後就把手裏的上東日報放到了趙海生麵前的茶幾上,說:“我們通過上東日報對於評審成員的采訪今天出了第一期了,我覺得這文章寫得不錯,所以就拿來給您看一下。”

趙海生點了點頭,拿起了報紙,瀏覽了一標題,發現那上麵是大大的一個總標題:《理論的碰撞與實踐的證

采訪謝芳與馬成手記》

一目十行地把整個采訪看完,然後就把報紙遞給呂軍和孫誌成,笑著說:“不錯,這文章寫得還真的不錯,應該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說起工作的事情,楊詩在保持著對趙海生等人的敬重的同時,她沒有太多的顧忌說:“是的,我想從這一次的采訪之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個爭吵的調子已經定來了。由於我們在選定評委的時候注意吸收一些在學術上有著根本的區別或者是對立的人進來,行以說這樣的稿子還是會繼續出來的,在幾篇的文章出來之後,我想就會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了。”

昌軍也飛快地看完了文章,此時笑著說:“這一個招數不錯,幾篇這樣的稿子一出,那可就是硝煙彌漫,人們就會好奇說這比賽還沒有開始。這作為評委的人就已經吵起來了,這可真的是一件稀罕的事情,他們的好奇心也就會被極大的調動起來。這對於我們整個活動的宣傳來說是相當的有利的。這一招相當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