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102章 番外(1 / 3)

離秦鏡開學還有半個月, 高懸去研究所上班的時間則是九月初,時間比秦鏡的還寬裕一點。兩人在北京過了幾天二人世界,期間高懸去所裏報了到, 跟關晟和吳一鳴等人聚了會, 才動身回家。

高懸這次回來,倒是沒再第一時間去秦鏡家,而是回了母親那兒,因為秦鏡家已經不住醫院家屬小區, 去他家並不順路, 也不好和秦鏡父母解釋。

於婉芳去年已經退休了,時間寬裕, 經濟寬鬆, 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和一群老姐妹跳廣場舞、旅遊、養生保養,在家無土種菜, 研究各種美食,拍視頻往抖音上發,日子過得十分滋潤。

兒子這麼多年沒回來,說不想念那是假的,但有了抖音和粉絲, 似乎也沒那麼掛懷兒子了,至少六年沒回來,也不怎麼難受。

現在高懸回來, 於婉芳喜不自勝, 寒暄過後, 便忍不住拍了兒子要往抖音上發,跟粉絲炫耀。

高懸知道他媽玩抖音,便說:“媽, 別發抖音,我不露臉。”

於婉芳說:“為什麼不能露臉,我兒子多帥,還是麻省理工畢業的,發出來叫網友們羨慕死。”

高懸無奈歎氣:“我不想做網紅。尊重一下我的感受,謝謝媽。”

於婉芳說:“那行吧,我拍個背影可以吧。”

高懸退讓一步:“好吧。”

於婉芳現在就是一個有人寵又沒有負擔的幸福的小老太太,她本來底子好,現在不上班了,有大把時間保養,加上能把人濾得自己都認不出的濾鏡,抖音裏看著就是一個精致美麗的阿姨,過著精致浪漫的生活,還收獲了一波粉絲,把她的虛榮心滿足得不行。

高懸倒是很高興她這樣,長輩有點自己的愛好和生活,就不會去把注意力全放在子女身上。

不過於婉芳到底還是為人父母,該關心的一樣沒少:“懸懸,你在研究所收入多少?”

高懸說:“不高。”

於婉芳很好奇:“具體是多少?”

高懸隻好說:“夠我花了。”

“一個月幾萬?”於婉芳不死心追問。

“沒幾萬,不到三萬。”高懸還是說了。

於婉芳聽完愣了半晌:“才這麼點?”她明顯很失望,兒子可是保送進的北大,然後在mit讀博士出來的,起碼也得年薪百萬吧,怎麼連五十萬都沒有呢。

高懸笑了笑:“研究物理尤其是理論物理的,收入都不高。我早就有心理準備。”基礎學科科研的工資本來就不高,他還不算低的,因為他是百千萬人才工程引進的,比同期入研究所的同事已經高不少了。

半晌,於婉芳才歎氣說:“那你以後在北京怎麼買得起房啊,北京的房子已經十多萬一平方了。”

高懸一臉無所謂:“買不起就不買。”

“那你要是談女朋友結婚怎麼辦?總不能一直租房吧。你不能找個錢多的工作?”於婉芳有些不死心,她兒子這麼優秀,不可能賺不到大錢。

高懸想也不想就拒絕了:“不能,我要是為了賺錢,一開始就不會學這個。”

“我知道你是為了愛好和理想,可搞科研的人也要生活吧,難道不要結婚生孩子?沒有房子,這年頭哪個女孩願意嫁給你。”於婉芳是真心擔心兒子。

高懸心說,他本來也沒打算結婚,秦鏡也不會要求自己買房。

於婉芳見兒子不說話,便又勸:“我知道你有遠大理想,可咱首先得活下去對不對?否則談什麼理想!懸懸,你找個大學教書吧,你的資曆去哪個大學都不難吧,當大學老師,也可以繼續做研究。不用非得在北京,生活壓力太大了,回省城吧。”

隻要不在北京,兒子就沒有缺點了,長得帥、學曆高、工作好,前途不可限量,哪個女孩不想嫁。

高懸沉默以對,他不想跟母親糾結這個話題。

於婉芳繼續說:“兒子,媽說的是實話。你回省城來,我還能給你全款買房,你留北京,我連首付都沒法給你湊齊啊。要不是你爸出事,我還能給你多出點。”

高成功當年貪汙受賄被抓,於婉芳替他退還了部分贓款,他最後判了十年,因為獄中表現尚可,已經減刑提前出獄了。

不過高懸完全不想提起高成功,便說:“媽,買房的事你不用替我操心,我自有打算。”

於婉芳看著他,重重歎了口氣:“你都快三十了,也該戀愛結婚了,你這個收入要在北京買房得猴年馬月啊。”

“也許有人不要房子就願意跟我在一起呢。”

於婉芳苦笑:“那也不能一輩子都租房吧。”

高懸沒有再跟她繼續這個話題。

於婉芳私下裏跟傅偉提起自己的擔憂。

傅偉安慰她:“在中科院研究所上班,以後高懸就是科學家了。現在錢少點沒事,等以後出成果了,各種獎勵少不了,買房子不是什麼難事。”

“出成績哪那麼容易,不知道要熬到什麼時候呢。他已經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結婚總得準備婚房吧。”於婉芳憂心忡忡。

傅偉說:“別擔心,到時候孩子要買房,咱們給他湊個首付。”

這是於婉芳想要的答案,聽到這句話,她終於安心了。

於婉芳興奮地將這個消息告訴了高懸。

高懸完全沒想過讓繼父支持自己買房,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愣了一會兒,才說:“替我謝謝叔叔,買房的事我自己會想辦法的。”

他跟傅偉相處的時間非常少,但傅偉顯然是愛屋及烏,真把他當兒子看待的,這不能不讓他感動,而且母親這些年越活越年輕,顯然是嫁對了人。

回到老家之後,高懸和秦鏡回母校參觀,還去拜訪了九中的老師,見到了已經退休的王建元,已經當副校長的譚立誌,還有當了物理教研組長的劉盛安。

讓秦鏡最有成就感的是,九中沒有被取締,它依舊屹立在那兒,煥發著蓬勃的生機。

隔壁一中兼並不了九中,為了擴招,不得不跑到開發新區建新校區。

他這算是扭轉了九中的命運吧,秦鏡總會忍不住去想這個事,心中充滿了自豪。

畢業這麼多年,老師們依舊對這兩個學生記憶深刻。對他們的選擇都很支持,雖然現在社會盛行以金錢來成功與否的風氣,但社會更需要不計得失默默奉獻的人,社會的基石才能更牢固。

幾個小夥伴在他們回來之後,都設法回到老家跟他們相聚。

除了梁棟在九中教書留在本市,範子承也進了本市的公路局,不過他經常要到外地去出差,因為公路局會承接外地的公路建設項目,這次也是從外地趕回來的。

其餘的人都在外地工作。

高沛到底還是沒能放棄他的軍旅夢,大二時入伍,並在服役期間考上了軍校,成功留在了部隊中。

郎俊亮大學畢業之後,去北京闖蕩了一年,覺得不太適合自己,便去了長三角,他的工作是跟專業無關的銷售,做得還挺不錯的,月收入也有小兩萬。

劉宇翔畢業後留在重慶,開了一家旅舍,生意剛有起色,就趕上了疫情。

他強撐著,終於熬到國內疫情過去,不過一直都有零星的疫情,加上又沒有放開外國遊客入境,所以生意算不算多好,隻能說還勉強維持得下去。

不過這小子最先抱得美人歸,前年就結婚了。

石峰大學畢業之後,就在上海本地找了一家動漫公司,現在正在做動畫。

秦鏡還看過他參與製作的動畫片,並在一大堆幕後人員名單中找到了他的名字,也算是不負初心。

熊凱大學畢業後去了深圳,先進了一家物流公司做報關員,發現付出和回報完全不成比例,便辭職去了一家海運班輪公司做業務員,負責集裝箱租賃這塊。

剛進去沒多久,新冠疫情爆發,除了中國,全世界製造業停擺,中國出口貿易暴增,集裝箱成了緊俏貨,租金暴漲,一箱難求。

熊凱也跟著賺了一筆,前年就在高祥付首付買了房,終於有了自己的家。

熊凱最感激的人就是秦鏡,當初進海運公司也是聽了秦鏡的意見,他認為自己能這麼快買房,全都是秦鏡帶給他的。

其實秦鏡也就是在他選擇工作的時候給了點建議,要不是他自己正好找了這家公司,秦鏡也幫不上什麼忙。

盡管大家都在天南海北,知道高懸回來,他們都設法請假、休假回來了。

時隔多年,當年那群意氣風發的青蔥少年都變成了經受千錘百煉的社畜,模樣心經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人發福,有人發際線後移,當然也有秦鏡和高懸這樣依舊帥氣的。

“人真的不能胖啊,一胖毀所有。鏡子和大神的身材是怎麼維持的?”說話的是郎俊亮,他當初是根麻杆,如今體重直奔180去了,好在身高還在,不至於變成一個圓球,但跟當年身輕如燕的他已經相去甚遠,成了一座鐵塔。

秦鏡笑著說:“這個簡單,管住嘴,邁開腿。你需要多運動,少喝啤酒,少吃宵夜。”

劉宇翔說:“我就羨慕鏡子和大神一直都那麼年輕,尤其是鏡子,你在西北那麼艱苦的環境下被摧殘三年都沒什麼變化啊。”

秦鏡手在臉上搓了搓:“怎麼沒變化?我皮膚比以前粗糙多了,也黑了好多。”

梁棟說:“比你剛回來的時候好多了,恢複得真快。鏡子看著年輕,主要還是心態年輕,跟學生在一起,想老都不容易。”

“這是實話。”秦鏡承認。

這是他們大學畢業之後第一次聚得這麼齊整,雖然很久未見,見麵依舊沒什麼隔閡,還是像從前那樣無話不談、毫無芥蒂。

老友見麵,自然少不了吃飯喝酒。一高興,便喝得有點多,當天晚上,大家都沒回家,在酒店開了房間,兩人一間,準備明早睡醒來大家繼續嗨。

秦鏡自然是和高懸睡一間。剛睡下沒多久,手機就響了,高懸沒動,秦鏡摸到枕頭下的手機,掀開一條眼縫看見屏幕上來電顯示“媽”,便劃開接了:“喂,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