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4章 宗吾家世(4)(1 / 1)

他一生注重早起,他說曾讀過三個人的治家格言,都是主張早起的。朱伯盧雲:“黎明即起”;唐翼修雲:“早眠早起,勤理家務”;韓魏公雲:“治家早起,百務自然舒展,縱樂夜為,凡事恐有疏虞。”因此,他雖不像他父親那樣早起,但他總是雞鳴而起,無一日獨斷,就是隆冬大雪,亦無不如此。

那時還沒有火柴,他每晨起來,便用火鏈敲火石,將燈點燃,遂以木炭生著火籠,溫酒獨酌,然後口含葉煙,一直坐到天明,這時,便將工人應做的工作,及自己應辦的事,一一規劃妥當了。所以他處理家務,都是有理有條;工人做工,時間也無片刻浪費。他怕工人起晚了,耽誤工作,而每晨呼喊他們,又覺得討厭;於是他把堂門做得很緊,一見窗上發白色,即把堂門砰一聲打開,工人自然也就驚醒了。

他因為愛早起,好思考,所以生平與人交涉,無一次失敗。他常說:“凡與人交涉,必須將他如何來,我如何應,四麵八方都想過,臨到交涉時,任他從哪麵來,我都可以應付。”

當他病愈之後,鄰近有一宅院想賣給他,他也很想要,但是苦於索價太高,就故意對賣主說:“價錢太高,我買不起。”可是彼此鉤心鬥角,牽牽連連,總不肯把事放過。鄰人怨他當買不買,聲言要到官府控告,他也不理;甚至把他家的出路掘了,他就由屋盾繞道而行,也不與人計較。結果,那庭宅院,還是賣紿與他,這時又生種種糾葛,他仍得到最後的勝利。

宗吾對我說,他的七弟世本,便是他父親與鄰人鉤心鬥角時生的。果然世本為人處世,精幹機警,後來他的父母死,哥嫂死,喪事都由他一人包辦,辦得條條有理。世本還對人說:“我無事,坐起來就打瞌睡;有事辦,則精神百倍。這幾年,幸而家中死了幾個人,還算有事可辦,不然這日子就真難過!”於是宗吾又據以證明他的遺傳及胎教說,他希望科學研究一下。他的父親死時,享壽六十九歲,那時已成小康之家了。

廣東人的祖宗紀念,鄉土觀念,以及團結的精神,是很強的。李家自到蜀以來,對於原籍的先人墳墓,和同族的安全,仍是深深地紀念著的。所以他們還派人赴粵掃墓,並慰問同族的父老子弟。在四川更是設有宗祠。宗祠的設立,據說是外省人來川,常被本地人欺淩,於是他們相約,凡廣東姓李的人家,成立一會,叫做“棒棒會”,有來欺淩的,就一齊同他們拚命。以後有人說“棒棒會”是違法的,才改立宗祠。

廣東人入川的,嫁女娶媳,必擇廣東人,偶爾破例娶本地女子,入門也必須學說廣東話。家庭及親戚往來,更要說廣東話,否則叫賣祖宗。李家自潤唐到宗吾一輩,算來已有八世了;但他兄弟姐妹九人,都是和廣東人結親的。有這強烈的民族性格,再加以代代相傳的個性血統,假如我們相信遺傳學的話,則產生出一位賦有奇怪思想的李宗吾,這是不足為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