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造一條CPU生產線可不是鬧著玩的事情,盡管李想手裏攥有諸多來自二十年後的技術,可是一條生產線並不是幾個核心技術就能夠解決的。
別的不說,光是CPU製程中需要的那些設備,李想就無法解決。
一塊CPU要生產出來,需要經過的程序是非常多的,但總的來講可以分為七大步,即矽提純、切割晶圓、影印、蝕刻、重複及分層、封裝、多次測試。
這七大步中又會分為若幹的細節程序,每一個程序都需要各種各樣的高精尖設備來完成,這些設備在現在而言,都是李想可望而不可及的。
別的不說,就拿整個CPU製程中最關鍵也是成本最高的光刻程序來講,一台光刻機就足以難倒李想了。李想很清楚,光刻技術是集成電路的關鍵技術之一,它在整個產品製造中是重要的經濟影響因子,光刻成本占據了整個製造成本的35%。光刻也是決定了集成電路按照摩爾定律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沒有光刻技術的進步,集成電路就不可能從微米進入深亞微米再進入納米時代。
光刻機是一種曝光工具,這是光刻工程的核心部分,其造價昂貴,號稱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在李想重生前,當時世界上已有價值7000萬美元的光刻機。光刻機堪稱現代光學工業之花,其製造難度之大,到李想重生前的時候,全世界也不過尼康、阿斯麥(A**L)等兩三家公司能夠製造而已。
李想雖然掌握著很多核心科技,可是對於光刻機這種整個CPU製程中的核心設備,也是無能為力,畢竟李想掌握的那些核心科技都是屬於CPU製程中的相關科技,而不是這種單純的設備上的技術。
不過雖然無法掌握這種設備,而且這種設備目前對於華夏來講也是屬於禁運設備,但李想有辦法解決。
在李想重生前,世界上有那麼兩三家製造商可以生產最高端的光刻機。曰本的尼康在新世紀之前,曾經是全球光刻機生產商的扛把子,不過,荷蘭的阿斯麥在德國卡爾.蔡司公司的支持下,在新世紀完成了對尼康的超越,成為了這個行業中新的扛把子,到李想重生前,全球60%的市場份額,80%的高端市場份額,就是阿斯麥的成績!
不過在現在,阿斯麥遠遠沒有後世那麼風光,現在的阿斯麥隻是荷蘭的一家不算很出名的半導體光學設備製造商。
因為尼康、佳能和卡爾.蔡司在光學鏡頭行業中的競爭,為了打擊尼康和佳能,卡爾.蔡司開始暗地裏支持阿斯麥,因為一台光刻機中有超過70%的部件都屬於極高端的光學鏡頭設備,而在光學鏡頭方麵,卡爾.蔡司無疑是全球技術最為領先的生產商。
因此,在卡爾.蔡司的支持下,原本默默無名的阿斯麥才能夠迅速崛起,並成功打敗尼康,在讓自己占據了全球光刻機製造商的頭把交椅的同時,也幫助卡爾.蔡司狠狠地打擊了尼康和佳能,與卡爾.蔡司一起完美的實現了一個雙贏的戰略目標。
雖說光刻機是屬於對華禁運的設備,可現在的阿斯麥不算什麼,其市值還遠遠不如現在的未來實業呢,而且現在距離李想上馬CPU生產線還有五到六年的時間,因此李想決定現在就把手伸進阿斯麥!
你不是對咱禁運嗎,那好,咱換個馬甲,現在就吸納你的股票,成為你的股東!
其實像光刻機這種高端設備的對華禁運,在華夏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就已經解除了。不過李想可不想等到那個時候再插手CPU製造行業,真要是等到那個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現在介入阿斯麥,一個是可以為以後做好準備,再一個就是作為投資來講,這時候投資阿斯麥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投資項目!
正是因為有這個想法,李想才會讓港島未來實業派出談判組,並且拿出一些相關的技術,然後開拔到荷蘭,與阿斯麥進行談判。
在這個時候,光刻技術采用的光波波長還是處於近紫外(NUV)區間的436nm、365nm波長,采用這種波長的光刻機對付微米級的工藝是沒問題的,不過要是用來製作小於納米級的工藝時,這種技術就不能夠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