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並不是IBM們生產不出來CPU,以IBM們的技術而言,CPU的生產製造並不算是什麼難事,IBM們之所以不涉足這個領域,那是因為他們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所謂的術業有專攻!
英特爾是1968年成立的,AMD是1969年成立的,這兩家公司的成立時間都要遠遠落後於IBM們。可是無論是英特爾還是AMD,他們在成立之初就是以專業製造大規模集成電路為主要經營方式的,然後經過了將近三十年的發展,這兩家公司在製造特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巨大規模集成電路上都擁有著別人難以企及的技術積累,最關鍵的是,他們用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培養出了一個固定的市場。
正是因為如此,IBM們才不願意涉足通用CPU的市場,IBM們固守著自己的那些專用CPU市場就足夠了。
港島未來現在要涉足CPU製造,雖然他的技術已經讓世人側目,可依然沒有人能夠看好港島未來在CPU市場的舉動,即便是港島未來宣布推出世界上第一條十二英寸晶圓生產線,可在沒有看到實物之前,絕大多數人還是持著懷疑態度的。畢竟現在十二英寸晶圓生產線還沒有完成成熟的商業化,雖然實驗室裏早就已經完成了相關的理論,可要是把理論變成現實,中間的路還有很長。
當然,業內人士也有力挺港島未來的,畢竟這幾年的時間,港島未來可就是代表著全球半導體電子行業中最領先的技術,現在既然人家口出豪言,那麼人家肯定就是有相關的技術了,要不然港島未來也不會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涉足這個領域。
反正不管怎麼說,港島未來發布的這條消息,足以震驚全世界了。
而事實是什麼呢?事實就是港島未來現在推出的這些東西,在李想的技術儲備中隻能算是中層而已,要不是李想有所顧慮,他完全可以直接推出十八英寸450mm的晶圓生產線!至於CPU的製造技術,那就更隻能嗬嗬了。
港島未來準備生產的第一批CPU,就是前世大出風頭的、采用圖拉丁架構的奔騰3-S,當然,前世這款性能極佳的CPU在被英特爾閹割後就變成了大名鼎鼎的圖拉丁賽揚(賽揚3)。
要知道,即便是被閹割後的圖拉丁賽揚,在使用了采用130納米技術圖拉丁架構後,雖然隻有1.1Ghz,可圖拉丁賽揚在運行效率上,卻是依舊超過了采用威拉姆特架構的1.7GHz的奔騰4!
一旦港島未來在2000年或者是99年底的時候推出這款圖拉丁賽揚CPU,英特爾和AMD拿什麼來抗衡?在那個時候,無論是英特爾的奔騰3還是AMD的速龍,在圖拉丁賽揚麵前絕對就會變成渣!
而這種圖拉丁架構的CPU在李想的技術儲備中隻能算是低檔次的,像什麼‘至強’係列、雙核技術、超線程技術、‘酷睿’係列、四核乃至多核技術,這些東西才是未來CPU主打的技術!
而李想之所以選擇在98年的夏天宣布這個消息,一個是因為李想在日韓的外彙市場上大有斬獲,可以向全世界亮一亮未來的肌肉了。至於這次收獲具體的數字除了李想自己之外,沒有第二個人知道,反正一些知道部分內情的人猜測,李想的這詞收獲,最低也是超過了十倍。
第二個原因就是無論是港島未來基地還是宏達電子工業園,那兩座晶圓廠的廠房已經基本完工了,是時候向全世界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了。
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原因,那就是經過一係列的外部運作,晶圓生產線上的重要設備已經就緒了,而且針對這一係列重要設備的改造技術,經過漢一精工以及整個未來實業研發團隊的努力,也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隻等那些重要設備到位後對其進行改造了。
這種改造技術才是最關鍵的,因為現在國際上最先進的晶圓生產線上所用的設備,最大也就就能夠支撐生產十英寸的晶圓,生產十二英寸的晶圓設備,現在世界上還沒有,因此必須要對現有的設備進行改造才可以。
不過一旦能夠改造完成,那麼也就意味著漢一精工能夠自己生產十二英寸晶圓生產線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李想才決定對外公布這個消息。現在的未來實業已經不是六年前的年底剛剛成立的時候了,現在的未來實業已經成長為一個全球矚目的巨人了。
因此,必要的展現一下未來實業的力量,亮一亮未來實業的肌肉還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