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友自白:測試題如何自測才能更準確
很多人做題目測試,急於迅速得出自己的性格色彩,但並不想深究其中的緣由和說明,於是匆匆寫了郵件給我,詢問為何自己的分數無法讓自己得出答案。首要原因是性格色彩學的核心並非是依靠測試來認知性格,而是強調通過“自我洞見”這一完整的過程來實現你對自己內心的理解,也就是完成對“我是誰”的思考過程。測試過程中可能的偏差,很多是不知如何做選擇,有色友經過自己的觀省,總結出一些自己的心得,初學者可借鑒之。
我前後做過三次普及版測試題,第一次,是剛接觸到“性格色彩”這個名詞,當時我在網絡上搜索了一下,看到有測試題,就做了,當時的成績是黃+藍+大紅,黃色大概是12分左右,藍色與紅色基本相等,8~9分,沒有綠色。
第二次做是在聽了樂老師在華東理工演講之後,這一次,我開始深入自己的內心,去想自己上一次的判斷是否正確,但是還會有些題目無法確認最終選擇哪個。
第三次測試,是在基礎班結束以後。兩天的基礎班,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大黃色,沒想到第二日晚結束前的短短數分鍾,被樂老師一句話打回原形,說我居然是一個大紅色!
回來以後,我困惑了一段時日,想自己究竟是什麼顏色,想自己以往的經曆,探尋內心深處的動機,這個時候,我第三次拿起了測試題。
這一次,我並沒有很快地做題,而是把每一道題都還原到真實生活中,從我中尋求答案。比如登山那道題,我以前選擇的是:選擇新路徑下山,因為具有挑戰性(黃色)。這次做題時我想到去年登九華山,下山選擇的路徑和上山就是不同,我仔細回想到底當時是為了什麼選擇新下山路徑。最後發現,原來我是為了能看到沿途更多的不同風景,最終,我的答案確認為選新路徑下山,因為更加好玩和新奇。這樣做下來以後,和第一次的答案已經有很多不同了,最後的結果是紅色11分,黃色12分,藍色5分,綠色2分。
紅色和黃色的性格主體浮出水麵,而藍色分數和當初相比有了不小的降幅,這也讓我更加確認我的藍色是後天修煉的。雖然黃色超過紅色,但是我通過無數其他案例判斷,我的性格應該是紅色。在這裏,我想說的重點是,其實那30道題很重要,很多人並不是非常看重這套題,我發現不少人急於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性格色彩,所以都草草做了一下就結束了。
其實隻有真正地深入內心動機,用實際案例去具體分析每一道題的選項,才會更加接近自己真正的性格色彩。試想,如果把30道題都能夠一一對應到自己的實際生活當中,進行深度挖掘,對自我洞見的影響和幫助將是不可估量的。
這是我對30道測試題的真實感受,在這裏與樂老師分享,是因為我覺得隻有更好地去運用,才會真正發揮它的全部魅力,可惜很多人對此並沒有真正的理解,希望能夠通過樂老師在這裏告訴大家,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實案例去對照著認真做,才對得起這套題。
最重要的忠告
不是僅僅關注性格測試分數的本身,而是應著眼於性格色彩背後說明的性格局限,以及由此而帶來的自我思考。
(本章完)